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加快建设世界重要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心”。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支撑。“加快建设世界重要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心”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的重要标志,也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我国建设世界重要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心已具备坚实基础和良好条件
我国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规模质量持续提高,综合改革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2023年,我国招收博士研究生15.33万人,比上年增长10.29%,在学博士研究生达到61.25万人,比上年增长10.14%。《意见》中“推动规模扩大与内涵建设相协调,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的表述,进一步明确了博士研究生教育在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总体指向。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教育部有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60.2%,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763.19万人。这为博士研究生教育“推动规模扩大与内涵建设相协调”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培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所急需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博士研究生教育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方面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博士研究生群体日益成为我国自主培养和造就战略科学家、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的主要来源。据统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成员中超过50%为在读研究生,其中博士研究生占成员总数的比例超过30%。近年来,博士研究生的科研保障条件不断提高、培养模式不断优化,博士研究生有更多机会直接参与国家实验室、专门实验室、研发型企业等科技创新组织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培养单位更加注重科教协同育人,通过科技基础设施设备共享、平台创新资源开放、导师团队联合培养等方式,将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科研实践环节融入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的过程之中,为青年科技人才组建科研攻关团队、参与大规模有组织科研、解决复杂多元重大研究问题奠定了扎实的科研素养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为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中国式现代化各项事业的持续推进为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创造了战略机遇、提出了重大需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正在加速演进,我国在人工智能、移动通信、超级计算等前沿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随着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的不断深入,新问题、新应用、新业态层出不穷,博士研究生可探索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科研设备和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大幅提升,学术探索的合作机会与国际化程度也显著增加,为博士研究生群体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实现学术职业的长期发展创造了重要契机。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日益迫切,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需要持续深化改革,通过培养模式优化、教育资源整合和体制机制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二、深化世界重要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心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和研究
“世界重要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心”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博士研究生教育在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质量保障、制度设计、资源供给以及学术影响力等多个维度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生了广泛的世界性影响,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能够培育出高层次创新人才并推动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发展。
在培养理念和教育模式上具有先进性。科学技术革命在不同历史时期先后引发了人类经济社会和知识结构体系的重大变革,博士教育的培养理念也在近代以来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世界重要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心的代表性高校结合自身发展特征和时代需求,走在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前列,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制度,对世界范围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产业现代化水平的持续提升,社会各行业对能够科学分析问题、具备专业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博士研究生的就业领域和职业发展空间更加宽广,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定位和模式也日趋多元化。当前,博士研究生教育既肩负着学术发展传承的重要使命,又在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科研资源及制度体系上具有先进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学研发机构,是世界重要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心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条件。无论是19世纪的德国还是20世纪的美国,都拥有一批能够引领所处时代世界学术发展格局的顶尖大学。这些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汇聚了全球知名学者、大科学装置与重要学术资源,能够产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学术思想、科学方法和理论观点,吸引着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明背景、不同研究领域的各类人才,为追求真理和学术创新的博士研究生群体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与充足的经费资源支持。除了顶尖的师资和充足的科研资源,世界重要博士生研究生教育中心还构建了多层次、多种类的制度保障支持体系,引领博士研究生群体在探索科学前沿问题上孜孜以求、突破创新。
在国际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上具有先进性。围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发布国际协作科研项目、构建全球科技创新人才网络,是世界重要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心保持高水平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科研工作与博士研究生培养愈发趋向团队化和组织化。学术交流与国际科技合作能够有力促进各国科研工作者之间的实时交流、互学互鉴与协同创新。世界重要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心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聚合全球优秀人才,优化科研资源配置,进而提高创新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卓越品牌效应。一方面,开放创新的国际学术合作机制,为博士研究生提供了跨文化交流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接触领域前沿、开拓研究视野,在新兴交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更好地融入国际学术合作网络,为个人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世界重要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心通过实施跨国人才项目和基金奖励计划等合作交流机制,广泛吸纳具有科技创新潜质的全球青年人才,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碰撞与交流。
三、深入推进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已经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新阶段和以提高竞争力为导向的创新发展新阶段。建设世界重要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心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有效借鉴世界先进经验,自信自强,深入推进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
充分发挥“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引领带动作用。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双一流”建设高校处于“第一方阵”,在深入探索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新时代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制度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当前,“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当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研发型企业及著名科学组织的实质性合作,探索引进优质科研人才和教育资源、开展联合科研攻关的有效合作路径,在国际学术舞台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评估认证和科研规则制定,不断提高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及科研创新工作的国际竞争力。
加快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当前,接受博士阶段的教育与训练,已经成为重大科研创新的前提条件。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要强化国家战略人才培养前瞻布局,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建设,系统性打造本硕博一体化的培养链条,让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形成“闭环”。具体来看,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基础教育—本科—博士研究生”一体贯通的拔尖人才培养衔接机制,做好拔尖人才培养专项的“向上贯通”设计,根据各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律的差异性以及学生的兴趣禀赋,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优化师资团队和科研资源配备。另一方面要根据科技创新与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转化规律,支持博士研究生及导师团队积极参与政府研究机构、科技领军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的项目探索,以科教融合育人的方式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实现重点领域研发活动与拔尖人才培养协同推进,健全完善博士生培养与科研任务紧密结合的培养机制。
大力推进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年来博士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的趋势和主要内容发生了相应变化: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从主要与欧美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开展的联合培养及科研合作,逐步拓展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也在不断增强,中国学者越来越多地担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的会场主席,并主持制定部分工程领域的国际技术标准。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博士研究生教育更应具备国际理念和全球视野,以更自信的姿态和更主动的精神,从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和角度扩大国际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我们应促进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和教学科研内容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与新兴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构建开放融合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为我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黄宝印,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薛新龙,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研究院副研究员;来源:《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