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专业,强化课程”不是一个新说法。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部分高等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就已经意识到我国高等教育专业体制的弊端:口径狭窄、固化乃至僵化,已经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及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因此,提出了改革专业设置、拓展专业面、淡化专业界限的建议。同时,也有学者认识到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在这一背景下,苏州大学周川教授提出了“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主张。现在看来,这是一个超前的思考,由于当时的环境和条件并不完备,虽然该理论产生了一定学术影响,但未能付诸实践,因此也就被人们淡忘了。
今天重提“淡化专业,强化课程”这一主张,是因为影响高等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而且到了不得不“淡化专业”的时间节点。现实来看,只有高等教育到了普及化阶段,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一定水平,“淡化专业”才有可能。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市场对人才的大量需求掩盖了专业教育的弊端;在经济发展波动的时候,这一问题就会凸显。尤其是当高等教育到了普及化阶段,社会对人才选择的市场性增强,专业与社会需求的适配问题就愈发明显。大约在2010年,我就注意到厦门大学本科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开始下降,学校持续跟踪了这一变化,后来越来越多的高校也注意到这一现象,由此引发了“专业教育还能持续多久?长期崇尚的专业教育还能满足经济和产业结构需求吗?即使能够满足,满足的周期有多长?” 等问题的讨论。
国家也逐渐意识到本科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持续下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配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对专业目录的“管控”从刚性越来越趋于引导性,专业调整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在国家开始放权的背景下,高校应该怎么办?从宏观层面来说,高校的专业和人才培养就是要适配国家需求,包括主动适配与被动适配、整体适配与局部适配、国家战略适配与学校自身适配……说到底,就是计划适配与市场适配。在专业适配一时无法到位的情况下,强化课程就是唯一出路。
什么是强化课程?过去高校的教学改革崇尚“以专业建没为重心”,教学管理、教学评价和教学督导也是如此。现在提倡强化课程,就是教学改革应从“以专业建没为重心”转向“以课程建没为重心”,犹如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现在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践证明,淡化专业只能从强化课程入手,只有当课程建设到位时,专业自然就淡化了。
什么样的课程可以达到淡化专业的目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证明,就是要加强通识课程和跨学科课程的建设。这恰恰是我国课程改革的“痛点”。因为在几十年专业教育的惯性下,当代教师队伍普遍缺乏对通识和跨学科课程的认知,也缺乏开展这两类课程的能力,更缺乏形成这两类课程的机制和文化。既然专业教育与社会和产业的供需已难以精准适配,只能从现在做起,且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未来的课程建设和组织不再是基于“专业”的,也不是基于教师个体的,而是基于通识和跨学科开展的“有组织”的课程建设,尤为重要的是形成高校自身、高校与产业融合的课程更新机制,且是持续更新的机制,这一难题才能得到妥善解决。
(来源:《高等理科教育》202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