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葛道凯,徐守坤 等:普通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的体系化设计:理论探源、框架建构与实践超越

  • 发布单位:高教所
  • 发布时间:2024-12-25 15:35:18
  • 访问量:
  • 分享到:

摘要:产教融合理念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基石。当前,产教融合迫切需要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实践,摆脱局部、零散的改革模式,迈向全面系统的体系化设计阶段。本文根植于“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指导,依托“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协同推进,借鉴“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创新发展,通过明确目标设定、规划实施路径、构建保障机制三大核心模块,设计了普通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工作框架。此举不仅是驱动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精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关键引擎;更期望引领各类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实践,开创错位竞争新局面;同时助推产教融合理念贯穿教育全过程,塑造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产教融合;体系化设计;理论探源;框架建构;实践超越

一、引言

 当今时代,产教融合已然成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一环,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更是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有效支撑。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的改革任务。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务院及其相关行政部门已发布诸多政策,确保该战略有力推进。2024年的“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调动产学研各环节的积极性,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一讲话为产教融合的未来发展方向定下了基调,注入了新动力,展现了国家对深化产教融合的坚定决心和期望。

 然而,在现实层面,产教融合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推动产教系统性融合的整体机制设计不完善,对产教“两张皮”问题缺乏整体性、系统性机制设计与应对举措。[1] 二是产教融合的深入程度有限,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受制于组织目标的差异、组织属性的天然鸿沟及制度刚性的束缚[2],难以触及资源共享的深层机理、协同育人的精髓要义以及技术研发的共创共赢。三是深度产教融合缺乏路径指导,高校应如何超越办学体制机制的合作安排,从实体治理、制度治理进入到知识治理的层次[3],以及如何将产业创新需求转化为高校在科技研发、学科布局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推进力量,还缺乏共识性的举措。

 本文通过剖析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石,聚焦如何将这一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实施方案,构建既紧贴现代工业脉搏,又能深度激发产教融合活力的体系化框架,从而完成“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的体系化设计”,培育创新实践人才,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彰显其在创新战略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价值。

二、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体系化设计的理论探源

(一)深化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石: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是党的教育方针,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核心要义。[4]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高度契合高等教育的实践品性。[5] 教育源自生产劳动,初衷在于传承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技能。尽管进入到阶级社会,教育曾一度脱离生产实践,转向对抽象知识与理念的探索,成为精英阶层的专属。但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劳动的多样化、职能的快速更迭以及职业身份的高度流动[6],使得割裂教育与生产劳动任何一方的关系,都将阻碍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的提升。高等教育需要重回服务社会实践的初心,开启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探索。其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知行合一”的学习哲学,不仅关注学生专业技能的精进,更重视其思想道德品质、综合职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的形成,主张整个办学体系都应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机遇。

 如今,随着生产方式从依赖人力、畜力及初步机械化向高度自动化、智能化飞跃,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的崛起,现代生产劳动发生了深刻变化。劳动力需求两极分化,高技能人才紧缺而低技能岗位被智能机器挤压;劳动内容聚焦信息创构,创新劳动成为主流;劳动形态逐渐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知识密集型劳动转变;劳动关系组织扁平化,管理过程技术化等等[7],呼唤新的教育形态以应对当前局势。

 产教融合的体系化设计作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新时代的生动演绎和具体实践,以科技和人才为核心要素,贯通教育和产业两大系统,对于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体系化设计拓宽与重塑了教育与产业之间的边界,使产教关系演进为一种多元共生、深度交织的复杂网络。网络之中,信息、知识、技术、资金等资源自由流动,高校、企业、政府,甚至科技机构、社会组织之间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高度协同、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二,体系化设计推动高校深入对接产业实况与社会实践,呼唤超越传统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新的融合方式。如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产业学院、技术创新联盟等,统整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第三,同步升级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形式与内容。教育教学不再局限于课程体系的微调、实习实训的简单对接,或是单一的知识灌输与技能操练,而应聚焦学生创新潜能的挖掘、实践能力的锻造,以及产业需求导向下的精准人才对接。

(二)深化产教融合的动力源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协同作用

 产业升级的浪潮推动生产劳动向更高层次迈进,这一进程要求高等教育必须紧密嵌入产业发展,以实现劳动力素质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同频共振。在此过程中,高校产教融合的深度与速度成为衡量教育体系适应性与前瞻性的关键指标。大学作为知识传承与创新的重要科层组织,其固有的稳健性、变革的迟缓性与产业的快速变革构成鲜明对比,迫切要求高等教育重新把握环境变迁与运行规律,重新认识高校产教融合的所处生境与趋势。

 高等教育由各种关系合生并由高等教育关系发动、牵引、维持和再生。[8]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等教育就是各类关系的总和。20世纪80年代潘懋元先生提出“(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为当时滞后的教育规律研究与迫切的教育改革需求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其核心要点对今天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的体系化设计仍具有深远意义。第一,高等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强调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及其它子系统的联动协作,即“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9];第二,高等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凸显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它的内部各个因素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10];第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二者双向互动而规约高等教育发展趋势。[11]

 尽管近年来我国在科技事业的征途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部分领域领跑的跨越。但不容忽视的是,我们在原始创新能力方面仍显薄弱,一些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命脉的关键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顶尖科技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科技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这些问题直接指向了教育与产业之间的脱节,即教育体系未能有效培养出适应科技革命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产业体系未能有效营造高素质人才成长的条件与环境,促使研究者不断探讨高等教育改革与产业升级之间的联系,以及产教融合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从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视角审视,产教融合的发展深受双重动力与约束机制的影响。首要动力源自高校与外部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化,特别是大学与区域、企业、政府之间的紧密联系,其中,构建并巩固大学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最为关键。另一重动力植根于高校内部战略调整与教学模式革新之中。这一过程要求高校紧密跟踪外部产业变革及更广泛的社会环境变化,融合区域发展与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实施创新性与前瞻性的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统一。

(三)深化产教融合的创新发展:知识生产模式的现代转型

 深化普通高校产教融合的体系化设计,有赖于对产教融合本质、内涵和基本规律的认识、洞察和把握。[12] 普通高校作为高深知识的摇篮,其核心活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均紧密围绕知识的传授、运用、整合与创新展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产教融合的实质是不同类型的知识相互融合、不同技术技能的跨界积累与创新。[13]

 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普及化、知识市场的扩张、研究成果商业化对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传统知识生产主体的大学逐步丧失了知识垄断者的地位;与其他机构之间的围墙也被打破,知识生产边界愈发模糊。[14] 吉本斯(Michael Gibbons)等人洞察此变,在传统模式力不从心之际,提出了知识生产模式II,以更加开放、跨界的方式应对新时代的复杂挑战。具体而言,第一,强调跨学科合作与问题驱动,以解决复杂多变的应用问题为导向,促进不同领域知识的交叉融合与创新。第二,引入“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模型,重新定义知识生产的主体与边界,强调多部门协同合作与相互促进。第三,强调知识生产的社会责任与反思性,注重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和实际影响。

 知识生产模式转变的背后是社会生产力的推动,是一种客观的、必然的趋势,因而高校必须适应这种转变。而产教融合正是高校按新模式实施知识生产的实践机制。[15] 首先,高校应积极跳出“象牙塔”,融入三螺旋体系,与产业界和政府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卡点、堵点问题与各主体开展知识生产与联合攻关。在基础科学研究层面,加速工程问题的原理回溯,为科学知识的原始积累与突破性发现提供动力;在技术知识转化与应用方面,助力高校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实现技术知识的商业化应用。其次,聚焦跨学科与问题导向的产教融合模式。一方面,开设交叉学科专业、培育交叉学科方向;通过组建跨学科团队,促进知识的交叉融合与创新;另一方面,紧密贴合产业脉搏,将产业界的真实需求与挑战转化为研究动力与教学导向,确保教育内容与行业实践无缝对接。最后,高校在深化产教融合时,必须超越单纯的经济追求,将社会责任与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置于重要位置。主动履行社会职责,并接受来自各利益相关者,尤其是被服务者的问责,并据此进行知识生产体系的调整。同时,建立定期的反思与评估机制,对产教融合的实践效果进行系统性监测与反馈,以科学数据为基础,灵活调整策略。

三、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体系化设计的框架建构

 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的体系化设计框架,根植于深厚的学理基础,通过揭示产教融合的外部联动与内部调整,阐述其活动特征与共性规律,鼓励高校根据自身特色进行创新性拓展与校本化实施。该框架旨在通过明确的目标设定、科学的实施路径和完善的保障机制,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培养更多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一)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体系化设计的目标设定

 第一,高校应以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为重心。找准高校在产教融合系统中的定位,保证发展思路与区域产业布局相协调、共促进。同时,激励高校主动融入经济带、城市群的发展浪潮中,深度对接产业链上下游需求;并以区域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为导向,精准识别并聚焦人才培养的关键领域,通过输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第二,高校应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他们需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与系统性思维,并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达成这一目的,产教融合工作需注重差异化发展,明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独特定位与行动框架。研究型大学可致力于培养具有前瞻视野的研究型人才,而应用型高校则应更加注重与产业界的紧密合作,强化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第三,高校应努力构建产教共同体,推动产教融合良性循环。这要求建立稳定、高效的政、行、校、企等多方协同机制。通过聚焦产业关键技术瓶颈的解决,明确各方在合作中的角色与责任,形成推动产教融合持续深化的强大合力。同时,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与利益分配原则,为合作的持续进行提供法律保障。最终形成共创共享的价值共同体,即共同创造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并公平、可持续地惠及所有参与者。[16]

(二)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体系化设计的实施路径

 当前,高校在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面临多重挑战。一是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方面力不从心,导致毕业生在步入职场时难以迅速适应快速迭代的产业需求。二是学科逻辑与产业逻辑存在冲突,教师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将企业知识与实践经验整合、转化、融入教育系统之中。三是原有教育评价体系与当前产教融合模式格格不入,它侧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忽视学生实践成果和创新能力的评估,进一步限制了产教融合的效果等等。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措施推动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

 第一,强化学科与专业的动态调整。高校应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构建既符合学科内在逻辑又紧密贴合产业逻辑的学科群;促进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有机融合,催生交叉学科的诞生,打造一批具有鲜明产教融合特色的专业集群;深入调研企业用人需求,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第二,敏锐捕捉市场需求,构建更为灵活的课程体系。建立课程体系的动态调整机制,快速响应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剔除与当前产业脱节的传统内容,及时融入行业前沿技术及案例分析,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培养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持续学习能力。

 第三,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教学是产教融合的关键环节,高校应加大投入,优化实验实训条件,构建从基础技能训练到综合应用能力提升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推广项目式学习、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跨学科组队,围绕企业真实项目或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研究与实践,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深入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激励校企共同承担科研项目、开发新产品、优化生产工艺,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深度参与产业创新过程,提升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

 第四,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应建立一套涵盖学业成绩、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的评价体系。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最终成果,更重视其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进步。通过设立创新创业竞赛、技能大赛、社会实践项目等多种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机会,并将这些经历纳入评价体系。同时,引入企业评价机制,把学生在实习实训中的表现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第五,聚焦“双师型”特质,优化师资引进与培养体系。教师是产教融合的重要实施者。教师团队的研发能力和敬业精神直接决定知识流动的规模和效率,从而影响产教融合的合作深度和持续性。[17] 构建一支集崇高师德风范、深厚学术底蕴、丰富实践经验与跨学科合作能力于一身的教师队伍,是高校产教融合不可回避的战略选择。高校应主动调整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将“双师型”素质作为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核心标准。在招聘环节,优先选拔既具备扎实学术基础又拥有行业实践经验的人才,确保新入职教师能够迅速适应产教融合的教学与科研需求。同时,设计并实施“定制化”的培训计划,构建教师企业实践常态化渠道;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在提供技术咨询的基础上,亲身参与企业运营、项目管理等工作。

(三)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体系化设计的保障机制

 第一,政策激励与制度保障体系。为确保产教融合的顺利推进,政府应出台具体、明确的政策措施,提供税收减免、资金补贴等激励措施;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产教融合活动在公平、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进行;此外,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社会各界对产教融合重要性的认识,形成政府、企业、学校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良好氛围。

 第二,资源高效配置与风险防控机制。革新资源配置,创新生产要素分配方式,确保资金、技术、信息等关键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并优先配置给具有创新潜力和市场前景的新质生产力项目。同时,建立全面的风险防控机制,对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进行预判、评估并制定应对措施。通过加强风险评估与预警、建立风险应对基金等方式,降低外部因素对合作项目的不利影响,确保产教融合活动的稳健进行。

 第三,成效导向与持续优化机制。将产教融合项目的成效评价纳入整体质量管理体系中,通过实施定期、全面的评估,深入了解合作项目的实际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基于评估结果,调整优化产教融合的合作模式与策略,推动其向更高质量、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

 第四,组织结构优化与管理体制变革。针对当前实践对传统组织框架过度依赖,以及对产教融合组织特性理解不足等问题,应勇于创新,对组织结构进行深度优化与重构。具体包括:打造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于一体的实体机构,吸纳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促进知识、技术和资源的跨界流动与共享;进一步强化大学科技园、现代产业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等产教融合平台的“产学研转创用”体系化建设力度。[18] 此外,变革管理体制,推行矩阵式组织,在保持原有院系结构的基础上,增设横向的产教融合部门或中心;同时,减少管理层级,尽量缩短教育机构与产业界之间的信息传输路径,提高决策效率和响应速度。

四、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体系化设计的实践超越

 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的体系化设计,不仅是驱动教育、科技与人才深度融合的关键引擎;更是精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确保高等教育系统成为战略实施前沿阵地的核心举措。这一体系化设计旨在引领不同类型高校,基于各自办学定位与特色,构建多层次错位发展的产教融合新格局;并在执行层面,将产教融合理念贯穿教育全过程,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智力动能,开创教育与经济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一)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地实践

 为达成2035年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宏伟目标,党的二十大强调,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凸显创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位置。产教融合作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要驱动,其体系化设计旨在破解三者间长期存在的互动瓶颈与转化障碍,促进基础科学、工程科学及技术科学的研究成果有效融入高等教育体系,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丰沃土壤,即通过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加速技术创新与应用转化,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持续涌现,从而有效缩短从理论到应用的距离,以及教育与产业的距离。

 产教融合体系化设计紧密契合国家科技强国与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部署,积极响应政策导向,以《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权威文件为行动指南,将战略愿景细化为一系列可操作、可评估的具体实施步骤。不仅可以有效打破产学研合作的壁垒,还可促进教育生态系统、人才成长路径与产业发展链条在技术创新浪潮中的协同创新,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坚实支撑。

(二)领航全类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改革进程,共创多层次错位发展新格局

 产教融合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不仅深刻影响着高校的发展轨迹,更是新时代高校探索新型发展路径的关键所在。面对内部循环动力不足、高校同质化竞争加剧的现状,产教融合为各类高校提供了宝贵机遇。产教融合体系化设计为每一所高校在产教融合大潮中的精准定位提供了可能,有利于形成错位发展、协同并进的教育新格局。不同类型高校可根据自身实力与优势,对接不同区域产业、占据不同类型的资源,从而实现差异化、分层分类的良性发展。

 产教融合体系化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跨越职业院校的界限,更广泛涵盖应用型本科院校乃至“双一流”建设高校。其推进受政策环境、市场需求、企业参与度、学校师资及学生意愿与能力等多重因素影响,其复杂性和动态性要求改革策略必须多元化、差异化。面对不同层次、区域高校的多样性需求,统一标准难以奏效。因此,体系化设计以提示性和方向性为指引,为高校提供既全面又灵活的框架,鼓励在路径选择与做法上勇于创新,而非拘泥于固定模板。共性上,要求围绕新型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接区域产业进行学科群建设以及专业群优化,及时对接产业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力求在整体规划上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布局与急需领域;个性上,鼓励不同层次高校依据自身办学类型、特色与定位,探索差异化的产教融合路径。对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及研究型大学,重点在于产学研体系化解决卡脖子问题。通过从0到1的基础研究、与科技领军型企业的项目合作,形成资源置换,一方面引入企业顶尖实践资源助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另一方面渗透前沿研究成果,反哺企业技术研发、产品升级。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则需积极拥抱区域产业链,探索从1到10、从10到100的创新发展,通过对接众多中小型企业,积极培育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三)助推产教融合深度融入教育过程,打造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刻转变与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产教融合已迈入全面深化、质量提升的新纪元,提高产教融合的质量成为推动我国教育发展的核心命题。产教融合体系化设计是对传统教育模式与产业需求割裂状态的根本性重构。它强调教育与产业活动的全方位、深层次融合。通过项目化、模块化的实施策略,将产业的关键要素与教育的核心环节紧密相连,从而促使教育教学、实训实践、科研创新及组织管理等各环节相互渗透、彼此赋能。它旨在构建一个教育主体与产业实体相互依存、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服务效能的全面提升,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产教融合体系化设计的深入推进,标志着产教融合开始从理论构想迈向实践深耕,逐渐嵌入高等教育的核心架构,贯穿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它将分散的教育元素以产教融合为主线,整合、集成、重塑为新的教育框架,既汲取大学教育的核心要素,如学术研究的严谨性、知识传承的广泛性、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跨学科合作的精神,又与产业界的实践智慧、市场导向和技术前沿相融合,开创契合产业发展需求的新教育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是对传统教育边界的拓展与超越,更是对高等教育与产业界共生共荣关系的深刻洞察与积极回应。它使大学在保持学术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的同时,更加主动地拥抱产业变革,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实际力量。对于学生而言,这一转变意味着他们在接受系统知识训练的同时,也能更早接触行业前沿,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显著提升其专业素养与核心竞争力。最终,产教融合体系化设计将通过提升高校等各主体综合能力,破解长期以来存在的产教脱节难题,打破“校热企冷”的僵局,以人才、技术为中介为教育链与产业链搭建起坚实的桥梁。

参考文献:

[1]谢笑珍. 产教融合:从概念改革到行动实施[N].光明日报,2019-08-13(13).

[2]刘奉越.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组织形态的实践样态及演进逻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1):138-143.

[3]张建云,缪朝东. 委托-代理视角下的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实体治理:逻辑、困境与策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4):41-47+56.

[4]檀传宝. 何谓“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经典论述的时代阐述[J].课程·教材·教法,2020(1):4-10.

[5][15]张继明,国姣.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的涵义审视与合法性基础[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3(4):1-10.

[6]马克思. 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3-534.

[7]方志大名. 智能时代,如何看待“劳动”的价值[EB/OL].(2022-07-02)[2024-10-10].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842911.

[8]李枭鹰. 高等教育关系是什么——关于潘懋元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本体论探问[J].江苏高教,2022(8):15-23.

[9]平和光. 关于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争鸣:研究回顾与展望[J].大学教育科学,2020(4):31-40.

[10]潘懋元. 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辨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2):1-7.

[11]李枭鹰. 高等教育关系是什么——关于潘懋元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本体论探问[J].江苏高教,2022(8):15-23.

[12][13]和震. 产教融合本质内涵和基本规律的洞察和把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4(15):25-29.

[14]刘宝存,张金明.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下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3(7):73-81.

[16]吴秋晨,徐国庆. 价值共创视域下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行动路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4(1):34-41.

[17]李凤.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困境、机理、方向[J].中国高等教育,2020(9):57-59.

[18]许愿,包海霞. 常州大学:深化产教融合助推高水平大学建设[N].常州晚报,2024-08-16(16).

 (作者:葛道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徐守坤,常州大学党委书记;沈洁,常州大学产教融合办公室副研究员;汤瑞丽,常州大学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研究院讲师。;来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年12月24日)



总访问量:  

   Copyright © 2017高等教育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行政楼五楼     邮编:523808     电话:0769-22862005
 粤ICP备050088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