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刘献君:理解教育

  • 发布单位:高教所
  • 发布时间:2024-12-18 11:02:43
  • 访问量:
  • 分享到:

摘要:教育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教育,怎么教、怎么学。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是元概念,要用一生去理解。要从古今中外教育家对教育的论述中,准确把握教育的内涵。在对教育的认识中,出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解,要加以辩析。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工作、研究的实践中探讨,不断深化自己对教育的理解。

关键词:教育;德育;智育;教学;实践

 教育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教育,怎么教、怎么学。理解教育,才能办好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一、为什么要提出理解教育

 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十分重要。但我们却忽视概念,不重视概念思维,因而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扪心自问,教育,对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概念,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深刻把握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而且,由于我们观察事物往往从局部开始,逐步到全局;事物本身是发展变化的,概念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因而对一个概念的理解是无限的,特别是元概念。对于教育这一概念,我们要用一生去理解。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教育是人类最大的社会基础工程,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教育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共同基础;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如果不能准确理解教育,则动摇国家、社会发展的根基,影响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教育、人才培养主要通过学校来实现。而办大学不等于办教育,学校可以兴教育,也可以灭教育;学校可以培养人才,也可以毁人才,关键在于我们对教育的理解。钱学森之问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关键在于学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学校的办学者、领导要深刻理解教育。

 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是整体的、潜移默化的、偶然的。教师、职员随时随地都在影响学生。我们的观念、一言一行都在对学生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学校的教师、员工都只有理解教育,才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

二、教育是什么

 古今中外,学者们、教师们都在探索教育,力图准确把握教育。

 我国古代对教育有诸多探索。“教育”二字连用成词,最初见于《孟子·尽心上》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语中。孟子还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矣。”,意思是,我们丢了东西,往往要去找回来,但有一样东西——心,丢了,没有人去找。教育就是要把丢失的善良和纯明的心找回来。《礼记·学记》篇:“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长善救失”四个字看了之后,使人眼睛发亮,教育是让学生用自己生长出来的“善”的因素去克服“失”。《礼记·大学》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把教育的目的说得十分透彻。

 在国外,不少教育理论家、教育家阐述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例如,被世人称为“教育学之父”的夸美纽斯认为,人人具有知识、德行和虔信的种子,但这种种子都不能自发地生长,需要凭借教育的力量,“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人。”[1]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德行”,同时“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因此,他认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和“无教育的教学。”[2]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教育之故。”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长”,他说,“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这种改造和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经验进程的能力”。[3]

 我国现代学者对教育定义的探索,集中体现在辞典中。《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指出:“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教育大辞典》认为: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简言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本人在教育实践中探索,认为准确理解教育要把握以下四点:

 教育的目的在本质上首先是培养人,是“育人”而非“制器”。学生既要成人,又要成才,成人是成才的基础。

 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三者的关系是动态的。

 人是活生生的生命体,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有精神世界,教育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主体,以精神提升人,高度重视人的创造性。

 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只有知、情、意、行四个因素都发展好,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形成。

三、什么不是教育

 在教育工作中,由于对教育这一概念没有深刻把握,从而形成了对教育的诸多误解。从自己教育实践及对教育的观察,常常会出现以下对教育的误解。

1.“婴幼儿不需要教育”

 在很多人的眼中,教育就是学校教育,上了小学,小孩才开始接受教育,婴幼儿不需要教育。这是对教育的误解。教育是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引导和塑造,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人的发展问题。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是一个连续发展过程。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了人的发展的阶段论,将人一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0-1岁,这一阶段主要是形成信任感。信任是健康个性的根基,十分重要,而信任感正是0-1岁形成的。《教育规划纲要》提出“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诚然,婴幼儿教育有特殊的教育内容和方法,需要我们探索。

2.学生:“我是来学知识的”,教师:“我是教学生知识的”

 在大学,很多学生认为“自己是来学知识的”,教师认为“自己是教知识的。”这是对教育的深深的误解,是很多问题产生的根源。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在华中工学院负责学生工作。一天,一位化学老师碰到我时说:“我那个课堂学生纪律不好,让辅导员来管一管。”我一听就火了,一个老师课堂纪律都不管,还当什么老师。部分学生认为,我到大学是学知识,学到一技之长,将来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教育要教学生成才,更要教学生成人,成人是成才的基础。学校思想教育是全校教师、职员共同的事,只靠少数辅导员是做不好的。过去,思想教育效果不好,原因正在这里。一位教授打了一个比方,牵牛要牵牛鼻子,我们重视德育,也牵牛鼻子,但是把牛鼻子割下来牵,牛鼻子牵跑了,牛没有动。这一比喻十分形象。这里特别推荐美国一位中学校长给新教师的信,凡是新入职的教师,校长都要把这封信送给他,信中说:“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亲眼看到人类所不应当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中或大学教育的人们枪杀。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该被用于制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这位中学校长说得十分深刻。

3.“只有讲道理才是教育”

 本人在心理咨询中发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比工人农民家庭的多。究其原因,知识分子有知识,自认为教育就是讲道理,从小开始,不断地给小孩讲道理,子女烦透了。工人、农民对小孩教育,没有那么多道理可讲,该抱就抱,该打就打,该骂就骂,这恰恰体现了一种“情”。任何思想品德都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因素所构成,只有四个因素都发展好了,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形成。认知固然重要,情、意、行同样重要。在教育中,既重视认知过程,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意志锻炼和行为训练,发动知情意,发展德智体。在这一过程中,要让学生到生活中、实践中去亲自感受。感受,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人的生命过程。学生在感受中产生感动,在感动中培养民族自豪感,对工作的责任感,对正义的崇敬及对党和祖国、人民的热爱,在感动中净化心灵。

4.“我不讲学生就不懂”

 一些教师总以为自己讲了,学生就懂;自己不讲,学生就不懂。这是对教育的深深的误解。人有两个基本功能:消化、内化。人为什么吃牛肉不长牛肉,吃猪肉不长猪肉,因为人有消化功能,吃下去的东西,经过消化,化为自己的营养以及血、肉。消化,只能靠自己。人读了毛主席的书不一定形成毛泽东思想,读了流氓的书也不一定成为流氓,因为人有内化功能,读下去的书,经过内化,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内化靠谁,靠自己。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构建、相互作用、生长。

 学习过程不是教师简单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

 外部信息(包括教师的讲授)本身并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的知识和经验间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构成的。

 教学应把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5.“个性=特性”

 个性化教育已成为一种世界趋势,那么,什么是个性?一些人认为,个性等于特性。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如果按此开展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会走偏方向。那么,什么是个性,个性等于共性加特性。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要达到共性要求,热爱党、热爱社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等。同时,要在发掘自己优势潜能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性。共性生存,特性发展。

6.“教育就是挑错”

 在教育实践中,一些人往往把教育变成了“挑错”。老盯着学生的问题,加以批评教育,帮助学生改正。教师要启发学生自省,在自我反省中提高,这是对的。但这仅仅是教育的一个方面,而且要引导学生自我反省,并“长善救失”,发挥自己的优点,以克服缺点。但教育更多的是肯定、鼓励,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认识并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不断进步。在人的需要中,获得肯定是最重要的需要之一,教师要努力发现学生的优点。文华学院一位教师给自己提出要求,每堂课发现一位学生的优点,这种做法是可取的。

四、在教学、研究实践中理解教育

 理解教育,不仅要读书、听讲座、思考,更要在教学、工作、研究的实践中去探讨,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以下是本人思考的一些事例。

1.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为改进学生思想教育,1987年,本人和华中理工大学党校副校长张平同志带领社会学的研究生到北京、沈阳、哈尔滨等地进行毕业生调查。在沈阳调研时,一位大型企业的负责人说了一段话,对我很有启发。他说,搞体育,不论是篮球、排球、田径、游泳,对运动员都要进行机能训练。大学学习,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素质,素质高了,毕业后干什么都行。由此得出来一个想法,“大学教育主要是素质教育”,并撰写了一篇文章。这也为后来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打下了一定的认识基础。

2.办大学主要“办”什么

 文化是教育之根,教育即文化,以文化人。文化十分重要。但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并不怎么重视文化。究其原因,重要原因之一是文化自身的特点所至。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文化是“有而无在”“无在无不在”,像水中盐,像空气中的氧气;文化是渗透性存在、整体性存在、差异性存在等等。文化看不见、摸不着,但实实在在存在,并影响着每一个人。面对这种情况,本人提出“办大学就是要办一个氛围,”办学者要站在文化的高度,探索文化的规律和特点,运用文化的方式,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其中感受、体验,文化育人。

3.什么是学,什么是才

 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最重要的两件事是学习、成才。那么,什么是学,什么是才。到长沙岳麓学院参观时,有一副对联吸引了我。这副对联是“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短短14个字将学、才说清楚了。什么是学,将心安理得地学、为了利益而学、勉勉强强而学,融合在一起,是学。什么是才,通,地天人都通了,是才。通是学识的最高境界。本人把这副对联搬到了喻家山下的草堂,供师生赏阅。

4.人的发展为什么具有不可逆性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发展具有不可逆性,怎么理解?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动物园,当看到猴子时,儿子问父亲:老师告诉我们,人是猴子变的,为什么这些猴子变不了人?父亲的回答是,当这些猴子处于变人的时候,没有变过来,以后就变不过来了。这是对“不可逆”的一种阐释。人的发展,每一阶段都有其发展内容,只有前面发展好了,后面才能发展好;发展不好,一是难以补救,二是影响后面阶段的发展。一次,和湖南省原政协主席王克英先生交流,他说一句湖南土话:麻布袋上绣花,不好看。为什么不好看,底色没有打好。因此,教育的各个阶段,都要分析学生在本阶段的发展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打好基础。

5.德育和智育有什么区别

 我工作初的10多年,从事大学生德育工作,一个基本问题是,什么是德育,德育和智育有什么区别?否则,弄到最后,仍停留在智育,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知识和思想的区别。知识和思想都是一种意识,其区别在于,思想包含着自我及自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至于德育与智育的区别,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说,“知道为智,体道为德”,八个字将德育与智育说明白了。你仅仅是知道了,懂了某一道理,这属于智育范畴。只有你用行为、习惯将自己懂得道理在行动中体现出来,这才属于德育。王夫之说:“德者行而有得于心之谓也,凡行而有得谓之德。”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6.人为什么会产生思想问题

 每一个人都要做思想工作,即使你不给别人做思想工作,也会要给自己做思想工作。做思想工作是为了解决思想问题。那么首先要了解,人为什么会产生思想问题。人产生思想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十分重要的原因是认知不协调。

 在我们的脑子里面有很多认知,这些认知在人脑中无非处于三种状态。第一,协调,如抽烟有害,我不抽烟;第二,无关,如抽烟有害,今天天气很好;第三,不协调,抽烟有害,我抽烟。第一、二种状态,在大脑中不会产生冲突,不会造成思想问题。第三种状态,两者冲突,容易造成思想问题。一方面,各种宣传、舆论,宣传抽烟的种种害处,另一方面,我抽烟,不易戒掉,产生冲突,造成思想问题。又如,我的一位朋友,在观察经济形势时,观察到以下带有矛盾的一些现象:我的几乎所有企业界朋友和学生都认为经济形势不好;我身边和朋友圈的人工作都比较忙;一边是失业率较高,一边是企业招工难;GDP增长只有5.2%,但用电量增长9.9%;度假、旅游和出差的人很多;我非常忙。这些现象使他对中国经济形势判断产生困惑。还如在一个单位,两个人同时申报教授,只有一个名额,结果对方上了,自己没有上。一方可能认为自己比对方任职年限长,材料并不比对方弱,但没有评上,因而困惑,想不通,造成思想问题。可见,思想问题产生于认知不协调。

 做思想工作,解决思想问题则要从解决认知不协调开始,并且要有一定的招数。例如,对不协调的两者,去掉一个,如在“抽烟有害,我抽烟”中,我将烟戒了;或降低两者的程度,缓和矛盾,等等。又如,如何学会从本质、主流上看问题,上述分析经济形势的朋友得出来这样的结论:“经济形势总体上不算好,但也不用悲观”,因而树立了信心。还有很多办法,如和当事人讨论,这个问题,发展下去,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将其找出来;然后静下心来,做好自己的事,争取尽可能好的结果。这样,也能达到解决思想问题,争取最佳结果的目的。

7.教学(讲课)的目的是什么

 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我到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湖南农业大学、青岛大学等30多所大学作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组长。评估中有一个环节是听课,我一方面听课,一方面“看课”。看了几所学校的课堂以后,我有一个深切的感受,“学生眼睛不亮”,教师的讲授没有打动学生,师生之间没有形成交流互动。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师座谈会上,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有了印刷术、有了互联网,教师还要讲授,为什么要讲课,讲课的目的是什么?多数老师回答不出来,或回答不清晰。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形成了“教材导向”,上课讲教材,学生读教材,考试考教材。现在,大学生几乎不做笔记,因为教师讲的,教材上都有。在教学中,我们要变教材导向为目标导向。讲课的目的,各门课程不一样,但根本的一点,是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我们的眼睛看不见自己的眼睛,只能看到别的东西。人的自我意识看不见自己,如要看自己,则要把自己推开,跳出来,再从更高的高度来看自己。教师要帮助学生“把自己推开,跳出来,从更高的高度来看自己”。

8.改进教学方法的关键是什么

 几年前,在武汉晨报上看到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男孩,家在武汉,名牌大学毕业,在外企工作,某一天由于脚摔伤了,到一个诊所包扎。通过接触,他看上了给他包扎的女护士。这位护士来自农村,家庭贫困。女护士开始同意和男孩交往、恋爱。但半年后,这位女孩坚决不谈了。记者问她为什么?女孩的回答是,“我需要面包的时候,他老送我鲜花。”她解释道:我家在农村,三个弟妹要上学,想承包诊所,他对此毫无兴趣。当我挤公共汽车,汗流浃背,经常电话来了,“我爱你,想你”。这样吃汉堡长大的城市青年,靠不住,不能托付终生。看了之后,我马上想,我讲课的时候,是不是学生需要面包的时候,我老选鲜花?需要鲜花的时候老送面包?由此感悟,教学方法的关键是针对性,备课先备学生。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先生的课很受欢迎,本人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学”研讨中,谈了自己的体会:“涂先生教学思想的核心,是针对教授对象的反应,富有激情的讲思想、讲精神。涂先生授课,不是传达某种别人的知识,而是讲授经自己生命体验的、深思熟虑的、自己确信无疑的东西……这种讲授要根据听众的反应,讲授要充满激情,用自己的生命去讲授,使学生感动、感悟,激起他们去思考人生,反省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拷问自己的灵魂。”[4] 涂又光先生抓住了教学方法的关键,做出了榜样。

9.在教学中教师能够做什么

 人一生要做应该而且能够做的事。“应该”是一种价值判断,我们做的事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人民的利益,符合法纪。但是,世界上应该要做的事太多了,还要看我们能不能够去做。要做应该而又能够做的事。教师教学也是这样,要探求教学规律,懂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职责所在,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根据自己的体会,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至少可以做三件事。第一件事,选择教育资料。现在教育资料浩如烟海,教师要从中选择合适的资料,提供给学生,给学生的学习导向。第二件事,激活知识。知识是死的,要通过自己生动的讲授,把死的知识变成鲜活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自己努力去学习。教师的魅力在于激发学生的欲望和兴趣。第三件事,促进思考。外部知识转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要经过思考、转化。教师是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苗,燃烧则是学生自己的事。

10.如何结合专业教学进行思想教育

 在文化素质教育初期,为了解决专业课教师如何结合专业课进行人文教育这一问题,本人曾组织研究生对100多位这一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教师进行了深度采访。在采访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基本结论是“起于知识,止于境界。”科学知识和道德的最大关联,在于讲实话,帮助人类弄清各种各样的真相。只有建立在真相基础上的道德,才是可靠的道德。因此,结合专业教育进行人文教育、思想教育,从知识开始。科学和道德的结合,起于知识,但不能停留在知识层面,只有到了觉悟、理想、境界的层面,才能真正融合起来。这种境界是科学作为一项与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所体现的根本性的文化精神,教学中要努力去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在“起于知识,止于境界”的中间,还要关注启迪精神、渗透美育、行为互动、营造氛围、以悟导悟、以人为本。八种方法一以贯之,在专业教学中实施思想教育、人文教育。

 对概念的理解是无限的。教育,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元概念,要在一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科学研究中去逐步理解,深化。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M].傅任放,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39.

[2]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2-13.

[3]杜威. 民主主义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59.

[4]刘献君. 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教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4(3):64-69.

 (作者:刘献君,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来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年第五期)



总访问量:  

   Copyright © 2017高等教育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行政楼五楼     邮编:523808     电话:0769-22862005
 粤ICP备050088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