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描绘的改革蓝图中,教育被赋予前所未有的重要使命。2024年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系统部署。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聚焦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刊组织专题文章,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口高质量发展、教育强国建设的方法论、教师队伍建设等角度进行深入阐释,以期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2024年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要朝着建成教育强国这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他指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一、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强国建设对教育的核心要求
《决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这个总目标的统领下,《决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决定》强调:“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可以说,综合改革是工作抓手,高质量是发展方向。
为什么要强调高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这些都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当前教育遇到种种挑战。首先,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社会和经济不平等日益加剧;局部战争不断,世界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同时,全球化遇到了一股逆流,国际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受到很大影响。其次,环境持续恶化,生态遭受破坏,近几年全世界各地都遇到恶劣的天气;气候变暖,资源透支,生物多样性遭到威胁,人类生存遇到严重威胁。在这样的形势下,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应该起到什么作用?再次,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人工智能使得一部分职业消失,同时又产生许多新的职业。青年就业遇到许多困难。同时,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数字化赋能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最后,社会老龄化、少子化,人口的迁移和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也给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许多新问题。要应对这些挑战,高质量是唯一出路,正如《决定》所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那么,什么是高质量的教育?《决定》中给出了明确的关键词:“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科技创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职普融通”、“产教融合”、“高水平教育开放”和“终身教育”。而要实现高质量教育这一发展目标,就需要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分类推进高等学校改革,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完善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机制,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
同时,《决定》还特别强调教育公平的重要性,提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健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这些要求和任务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旨在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用教育家精神涵养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将其摆在更加突出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他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与师生代表座谈。在会上他提出了“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号召全国所有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即“心有大我、志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2024年8月26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35年,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2024年9月9日至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从“四有好老师”到“教育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期望一脉相承,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具体、更明确,为教师的成长指明了方向。
第一,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教师“应该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这在面对大国博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尤为重要。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心有大我、志诚报国”。
第二,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不仅传递知识,更传递着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因此,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是社会楷模、世人榜样。特别是在社会快速转型的今天,许多关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现代病不断凸显,如“空心病”、“躺平”等,社会的价值观、学生的人生观都亟须教师和知识分子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来影响和引导。“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源自《世说新语》“德行第一”篇,主要用于描述东汉名臣陈蕃清廉、刚正的品格,他不仅在政治上有着澄清天下的志向,而且在个人品德上也是当时士人学习的榜样。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中引用此语,正是将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具体化、形象化,希望教师能够成为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
第三,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但所谓学识,不仅要有学问,还要有见识。特别是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凸显出人的心智模式与个性特征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也凸显社会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创新,需要真抓实干。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这也就是所谓的见识。“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方能做到“启智润心”、“因材施教”。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扩展、提高自己,并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稳扎稳打,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躬耕教坛的工作。也就是说,“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是新时代教师教书育人的价值论;“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则是新时代教师教书育人的方法论。
第四,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风格可以各显身手,但爱是永恒的主题。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但“仁爱”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头禅,而是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的每一个具体的言行举止。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谈到的那样: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要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他多次强调,老师要具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的品质;要热爱每个学生,不能因为有的学生不讨自己喜欢、不对自己胃口就冷淡、排斥,更不能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他还说,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重要地位,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这也是为什么要强调“教书育人在细微处”的重要原因。这些讲话都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对“乐教爱生、甘于奉献”有很具体的要求,值得教师们认真思考。
最后,教师不仅要胸怀天下,还要增强文化自信。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社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不仅要积极支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支持多边主义,同时也要与不平等的国际秩序做斗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不仅要胸怀天下,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吸收世界各国一切优秀的教育经验,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同时,我们的教师也要增强文化自信,提升青少年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为弘扬人类共同价值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总之,教育家精神既有理论论述、历史经验的解释,又有现状分析和具体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是对“四有好老师”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具体深入的发展,是涵养我国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行动指南。
三、教育家成长在课堂上
一提到教育家,我们就会想起孔子、蔡元培、陶行知、苏格拉底(Socrates)、夸美纽斯(Comenius,J. A.)、赫尔巴特(Herbart,J. F.)、杜威(Dewey,J.)等著名教育家,却说不出现在有哪些教育家。实际上,大家把教育家看得太高了。我国有一千八百多万名教师,怎么会没有教育家?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就说过,我国涌现了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教育家精神。这些年,我在实践一线走访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出色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不仅热爱教育,热爱儿童,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培育了大批人才;而且善于思考,有自己的教育主张,在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教育风格,在教育界有一定影响。我认为他们就是当代的教育家。
当然,这些教育家都是成长在学校中、成长在课堂上的。《意见》也提出,“坚持教育家精神弘扬践行、贯穿教师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各环节,筑牢教育家精神践行主阵地”。我特别认同这一说法,教育家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学校、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践行教育家精神的主战场。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教育家精神最朴素的方式就是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课堂教学是实现立德树人的主要阵地,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正所谓“课比天大”,一个优秀的教师不可能不重视课堂,不精进教学。无论是以前的霍懋征、斯霞、李吉林、马芯兰老师,还是现在的于漪、吴正宪、俞正强、薛法根老师,他们无一不是在学校中成长起来的,无一不是在课堂中成长起来的,无一不是在不断锤炼、不断精进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教师要用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计划。“上好课”不仅仅意味着教授学科知识,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引下,我们的课堂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形成独立的思考和判断,锻炼自己的创新创造能力。我常说“学生成长在活动中”,很多学校就理解为在学校多做活动。当然,做活动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但我更强调的是在课堂中的活动,特别是学生的思维活动。我们现在这么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说到底,还是要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充分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并用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引领他们实现更高水平的认识、更高阶能力的发展。这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我们帮助学生发展了真本领,锻炼了硬功夫,“心有大我、志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才不会沦为轻飘飘的空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入脑入心。
教师还需要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现在很多脑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逐步进入教育领域,我们的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实验,不断反思,将“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与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相结合,才能探索出哪种教学方式适合哪些学生,如何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做到《意见》中提到的“适应小班化、个性化教学需要”。可以说,培养人是一项艰巨且细致的工程,需要教师在教育内容、培养方式等方面下足功夫,不能追求形式,而是要真正提升教学质量。
当然,除了课堂,学校的日常生活中也是锤炼教育家精神的好场所。如何平等地对待学生,不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与各种反教育行为做斗争;如何公平公正地实施班级班规,与学生共商共治;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处理自我、同伴、家庭、社会的矛盾关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等等;这些都是教师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最佳教育良机。正如《意见》所言,不仅要提高教师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将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基础,贯穿教师发展全过程;同时还要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我曾经讲过,教师成长要经过五项修炼,即“意愿、锤炼、学习、创新、收获”。教育家精神的养成也绝非一日之功。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意愿从事这份职业,把教师当作很光荣的职业,而不是一份简单谋生的工作。然后在不断的锤炼、学习中产生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创新是克服“职业倦怠”最好的良药。最后看到学生成长成才,自己不断进步,才能真正感受到收获的乐趣。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将教育家精神落实到每一堂课中,将教育家精神落实到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生活的每一天,将教育家精神落实到教师的每一项修炼中。
强化教育弹性设计
支撑人口高质量发展
朱永新(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重要部署,奏响了新时代新征程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最强音。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2024年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人口的高质量发展,是建设人才强国和教育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决定》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部分明确提出了“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健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保障”等具体举措。因此,如何强化教育弹性设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应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教育改革任务。
一、人口素质深刻影响国家发展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高质量的人口发展。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会议要求着眼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安排,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全面提升人口素质既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化建设最基础、最重要的支撑。根据舒尔茨(Schultz,T. W.)的人力资本理论,“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后天习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体力、知识、健康、技能和能力”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凡是能够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投资都属于人力资本投资,这是投资回报最高的领域。
近年来,我国的人口素质总体上有了长足进步,但与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2020年的全国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 360 767人,占总人口的15.13%;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3 005 258人,占总人口的14.76%;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87 163 489人,占总人口的33.75%;仅有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24 967 864人,占总人口的36.35%。从以上数据看,“大学和高中”、“初中”、“小学及以下”的三个人群大约各占三分之一,但“大学和高中”是三分之一弱,“小学及以下”是三分之一强。以上数据,不仅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也远低于韩国、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
从一线的生产员工来看,情况也不容乐观。《2023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在全部农民工中,未上过学的占0.8%,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3.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2.1%,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7.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5.8%。虽然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左右,但总体来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仍占全部农民工近七成。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激发农民工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是一个亟待探索的重要课题。
另外,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可得,中国的卓越工程师占比为2.5%;而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O)的数据显示,这一占比远远低于法国(9.4%)、德国(7.9%)、英国(5.9%)和美国(5.2%)。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全面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才能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人口变化深刻影响教育供给
人口的规模和结构变化深刻影响教育供给。2012—2022年十年间,受全面二孩政策的影响,全国范围内基础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态势。未来几年,受人口出生率降低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在校生将总体呈现先达峰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同时,不同区域人口变动和人口结构的峰谷变化不同,教育需求具有差异性,这些都对教育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提出了挑战。
一是人口出生率下降对教育资源配置产生直接的影响。近20年来,我国总和生育率呈总体下降趋势,2000年为1.22,2010年为1.18,2022年为1.06,均低于1.5的警戒线。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1—2023年,学前教育在园幼儿人数分别较上年减少13.1万人、177.7万人、534.5万人,学龄人口下降趋势明显。有学者对安徽省的研究发现,该省学龄人口总量已经从1990年的2 172.68万降到2020年的1 404.8万,2040年将跌破1 000万人。其中,学前学龄人口从2020年开始出现下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龄人口峰值依次为2023年、2026年、2029年、2032年。
从未来发展来看,我国人口长期负增长已经很难逆转。有研究表明,我国2035年总人口将降至14.01亿人,2050年为13.17亿人,2079年降至10亿人以下,2100年降为7.71亿人。这些变化的趋势对中小学的学位需求和教师编制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有研究发现,按照现行教职工编制标准计算,我国小学阶段学生总数和所需教师编制数从2023年到2029年将逐年下降,降幅达32%;初中从2023年到2026年逐年上升达到峰值后,到2035年降幅也将达到36.2%。所以,我们应该对人口减少的趋势未雨绸缪,精准预测,及早应对。
二是学龄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的趋势会影响教育资源配置。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仍然比较突出,2022年,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福建省、上海市六省份以42.5%的GDP贡献了全国44.7%的财政收入。GDP最高省份是最低省份的60多倍,除上述六省份财政有盈余之外,其他25个省份都程度不同地依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而以上六省份也是人口流向相对集中的区域。在全国范围内,超大、特大型城市和发达省会城市的人口流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出生率下降产生的学位减少趋势,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也造成了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趋势,农村学校的“空心化”和县城学校的学位紧张现象同时存在。有研究指出,人口机械变动对教育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流动儿童对教育的影响:一方面,外来人口随迁子女比重的持续上升,会给流入地教育资源承载力造成影响;另一方面,部分流动儿童在流入地的就学状况仍存在不公平现象。在学龄人口变动过程中,教育资源将面临短缺与过剩交替出现、农村教育资源闲置、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加剧、实际需求与供给失衡等突出问题。
随着人口的区域性、城乡性流动逐步加剧,高等教育也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冲击,需要及时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西部高校和地方高校的发展。例如,针对学生对“首都圈大学”的偏好日益增强,地方大学面临着学龄人口减少和本地学生流失的双重挑战,为提升地方大学的竞争力,韩国政府计划于2025年在全国推行“区域创新系统和教育计划”,加大中央财政的拨款力度,将地方大学建设成为区域创新中心。同时,韩国还通过“地方全球性大学”计划(Glocal University 30 Project),5年内给予选定的30所非首都圈的大学或联盟1 000亿韩元,在地方政府层面设立面向全球人才的“教育国际化特区”,制定地方战略,以吸引全球人才,并将其与地方发展战略联系起来。我国的公共教育政策,应该考虑区域的差异性,避免“一刀切”,增强教育政策的弹性设计。
三是人口老龄化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人口老龄化既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成就,也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根据联合国最新人口估计和预测数据,200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进入老龄化社会;2025年前这一比例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到2035年,这一比例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从规模来看,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20年为2.5亿(该数据略低于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布的2.6亿),预测到2025年为3.1亿,2035年达到4.2亿,2050年将突破5亿。从结构来看,人口老龄化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高龄化。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日发布的《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8.6岁。相关研究发现,我国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2020年为3 219万人,2035年将达到7 084万人,2050年将达到1.35亿人,205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数量将是2020年的2倍,而对于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这一数值则达到4.2倍。发展老年教育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举措,它不仅有利于克服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如减少国家和家庭的支出,减少家人对老人照料的时间和精力负担,还可以发挥人口老龄化的积极意义,如延长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加速人的社会化进程等。同时,发展老年教育,对于盘活存量教育资本,提升其保值和升值的空间,使存量教育资本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的需要,缓减劳动力老化过程对教育资本贬值的速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老年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相关研究表明,截至2023年底,国家老年大学已成立40家老年大学分部、3 000个老年学习中心、5.5万个老年学习点,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线上注册用户234.1万人,服务5 640万人次学习。但是,面对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学习需求与资源供给间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这就需要我们根据老年人的年龄特征和实际需求,创造性地利用各种存量教育资源和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采取多种形式发展老年教育,积极推动人口存量教育资本的提升。
三、加强教育弹性设计的实施路径
人口变化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教育资源配置与实际需求不匹配,就可能导致教育资源的过剩和短缺现象同时存在。为此,需要尽快加强教育的弹性设计,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增强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一是增加基础教育一贯制学校,统筹教育资源化解学龄人口峰谷转换的冲击。在教育强国建设系统谋划中,强化贯通式培养,改建一批一贯制学校,新建学校可以借鉴国外的“学苑”模式,尽可能按照一贯制学校建设,推动学前、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办学,加大教育资源跨学段动态调整和余缺调配,因地制宜统筹利用各学段教育资源,探索学段间、城乡间师资和校园校舍的统筹共享。
二是动态优化普职融通和特色均衡发展,增加高中教育弹性。强化区域内高中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底部质量。加快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因地制宜,有序推动部分中等职业学校转为普通高中。做好综合高中系统设计,鼓励各地推进综合高中建设,逐步取消综合高中学生学籍“职”、“普”之分,彻底解决学籍调整、转换、流动问题。探索综合高中学生多元选择的有效途径,研究建立适应普职融合的考试方式。
三是探索弹性学制,促进青年更早进入婚育期。赋予学校入学、跳级等自主权,加快区域内学分银行体系建设探索,打通线上线下学习资源,探索弹性上学机制建设,缩短在校学习年限,推动学生更早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快劳动力供给,促进婚育提前,释放更多可婚育人口。
四是破除教育领域的生育梗阻,为生育发展提供基础保障。首先,推进学前免费教育政策的出台。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克曼 (Heckman,J.)的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对学前教育投入产生的回报不仅远远高于其他教育阶段,也超过了对其他非教育领域(如生产领域)投入可能产生的收益。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学前教育免费政策,从部分特定人群免费(如低收入家庭)到更大范围的覆盖;从5岁儿童到4岁,再到更低龄的儿童。
其次,增加托育服务供给,促进托育服务与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我国婴幼儿入托率仅为5.5%,但有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有托育需求,托育服务处于供不应求状态。随着幼儿园入园率的下降,可以探索学前教育资源向托育服务开放,缓解普惠性托育资源不足、家庭托育成本高等问题。近年来,韩国政府在强化幼儿教育的国家责任,减轻父母养育孩子的经济与照料负担,进而增强生育信心,促进学龄人口回升方面进行了很有价值的探索:一方面,通过整合两类机构的方式以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幼儿的教育资助,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有鉴于此,加快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发展,融合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是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再次,在“双减”政策深入推进实施中,加快课堂模式变革,减少学习内容,降低难度系数,完善课后服务。例如,为了鼓励生育,降低父母的生育焦虑,2023年1月,韩国教育部出台了一项名叫“Neulbom School”的计划,面向小学生提供综合学校课程、课后活动和护理服务。同时,加强大中小学学生生殖健康教育,积极倡导健康生育观念。建立形式多样的学习中心,推动建立更加开放的教育体系,鼓励社会教育机构参与教育资源提供。逐步建立尊重个性、兼顾潜能、因材施教的新公平观。近年来,韩国教育部重组了韩国教育广播公司系统,将付费课程转化为免费课程,按年级大幅度增加学习内容,使学生可以自主定制自己的学习。
另外,应研究逐步免除二孩、三孩从幼儿园到大学本科期间的教育费用,或者为二孩、三孩家庭发放教育费用补贴等相关政策,以缓解由于教育问题导致的生育焦虑。
五是加强教师的弹性使用机制。教师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因学龄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专任教师的变化,中央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进行统筹管理,及时调整供给,建立中小学师资动态调整机制,解决教师资源溢出或缺乏的问题。在小学已经达到峰值的情况下,可以抓住机会推进小班化教学,消除大班额。在初中和高中峰值即将到来前,可以适当放宽教师退休年龄,推进教师返聘制度或实行师资短期聘用制等,这样既能够缓解学龄人口波峰时期所面临的教师短缺问题,节省补充师资产生的新增成本,还可以降低未来波谷时期教师资源冗余的可能性。建立更加开放的教师资源配置体系,鼓励其他行业的优秀人员通过培训、考核进入教师队伍,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教育品质,培育适合时代需要的优秀人才。
建设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的教育强国
杨晓慧(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教授)
2024年9月9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这是党和国家首次明确提出教育强国的核心意涵与鲜明特质,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必须以强大的思政引领力确保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以强大的人才竞争力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以强大的科技支撑力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以强大的民生保障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强大的社会协同力汇聚起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以强大的国际影响力为全球教育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这六种力量和特质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共同构成我们所要建成的教育强国的显著标识和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建设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的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教育强国何以要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
列宁(Lenin,V. I.)曾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同样,深入理解教育强国建设何以要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也需要将这一问题放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紧扣教育强国建设的本质要求,通过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多维透视,深刻把握思政引领力之于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必然性和深远意义。
(一)自觉遵循教育与政治关系规律的必然要求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是教育的基本关系,是区别不同教育观及其实践的重要依据。与主张“教育决定社会”、“教育无涉政治”等错误观点不同,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一般说来取决于生活条件”,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是特定生产关系、所有制关系和阶级关系的产物,同时又影响和反作用于社会关系。马克思(Marx,K.)、恩格斯(Engels,F.)在《共产党宣言》中通过驳斥资产阶级对共产党人“用社会教育代替家庭教育”的诋毁和责难,指出“共产党人并没有发明社会对教育的作用;他们仅仅是要改变这种作用的性质,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进而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教育的阶级实质,形成了教育具有阶级性、历史性的观点。列宁进一步批判了资产阶级关于教育和学校脱离生活、脱离政治的谬论,指出教育的本质和职能在于为一定阶级的政治和经济服务,所谓教育“不问政治”、“不讲政治”是资产阶级的伪善说法,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必须与政治相联系,自觉投身和服务于国家建设。毛泽东则旗帜鲜明地提出,思想和政治是统帅,是灵魂,强调教育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是基于教育与社会、教育与政治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向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无产阶级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注重发挥“政治教育”、“政治揭露”、“社会主义教育”对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作用,主张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引领无产阶级革命意识,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推动实现无产阶级自身解放和全面发展,用列宁的话说就是“教会了工人阶级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用科学代替了幻想”。这个“教会”和“代替”的实践方式和展开过程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把“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作为教育强国的首要特质,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守正创新,也是对教育与政治关系规律的自觉遵循,集中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本质规定和内在要求。
(二)继承发展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政工作的优良传统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在建设教育强国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和宏阔的创造性实践中具有特殊意义和重要地位。把“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作为教育强国的首要特质,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回顾历史,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作用。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紧密结合不同阶段党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对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马列主义学习、宣传和教育,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和党的执政地位,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处理物质与精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自觉划清重大是非界限,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出发,突出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强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明确将“思政引领力”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首要特质和基本目标,有力深化了对教育强国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推动实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把“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列为教育强国的首要特质,意味着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和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引领作用,确保教育强国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三)集中体现教育的“三重属性”及其具体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擘画教育强国蓝图、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从强调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到作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本质属性的理解,创造性提出了牢牢把握教育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的重要论断,为建设教育强国明确了发展目标和主攻方向。将“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作为教育强国的首要特质,是教育“三重属性”内在关系的逻辑延伸,也是全面把握教育“三重属性”的必然要求。从教育的政治属性看,建设教育强国是国家安全特别是政治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将教育的政治属性落实到建设教育强国的实践,就是要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从国家利益的大政治上看教育,坚定不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筑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从教育的人民属性看,建设教育强国归根到底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根本出发点,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把教育的人民属性贯彻到建设教育强国的实践,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举旗定向、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思政引领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从教育的战略属性看,建设教育强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实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战略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将教育的战略属性落实到教育强国建设实践,就是要聚焦全面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上的独特作用,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素质,着力引导教育战线筑牢理想根基、厚植家国情怀、增强创新创造意识和能力。
从教育“三重属性”出发,增强思政引领力,需要将思政工作贯穿融入教育强国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关系,不断深化对教育强国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这包括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系,把握好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先导作用和根本价值追求;正确处理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着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切实增强人才培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性和有效性;正确处理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的关系,充分发挥思政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切实做好学校管理和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等各方面工作;正确处理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借鉴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更好服务和支撑我国教育事业发展。
二、教育强国要具有什么样的思政引领力
建设教育强国需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鲜明的导向性,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功能,而思想政治工作引领力则是这种导向性特征和方向保证功能的实践展开和效用表征。从建设教育强国来看,增强思政引领力关键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好“用什么引领”的内容问题,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观照解决好“引领什么”的对象问题,以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人的思想素质形成发展规律为遵循解决好“怎么样引领”的方法路径问题。这三个问题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教育强国视野下思政引领力的基本内涵。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举旗定向力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具有强大的引领力取决于其赖以指导和传播的理论是否具有彻底性,是否能够说服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同样,建设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的教育强国,也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宣传和教育这种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开放的理论作为核心内容,不断增强和彰显思想政治工作举旗定向力。
作为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通过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不仅揭开了资产阶级教育及其意识形态的虚伪面纱,更为我们坚持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认识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规律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阶级社会教育统治压迫人民的精神实质和历史局限性,内在秉持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教育立场与历史使命,将教育事业发展奠定在满足人民需要、促进人民进步的科学根基之上,为经由教育促进人的解放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实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出发,深刻揭示了教育与物质生产、教育与社会关系、教育与劳动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科学理论武器。作为开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并非永恒的教条、固定的教义,而是一种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科学方法论,能够结合不同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现实“开花结果”,为我们回应解决现时代教育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提供了行动指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增强思想政治工作举旗定向力,关键在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转化为以强大思政引领力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思想指南和行动自觉。
(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观照的铸魂育人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与价值取向,其中既包括人的智力和体力等多层次、多维度的全面发展,也包括个体与全体的共同发展。以此为目标,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全面教育的科学思想。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聚焦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和强国建设的人才需要,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立为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方向和首要标准,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确立为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建设教育强国中增强思政引领力,关键在于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指向,以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遵循,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铸魂育人力。一方面,这是由青少年成长成才规律决定的。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面临如何创造丰富的意义世界、如何树立正确的奋斗方向、如何不断增强综合素质等各方面的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铸魂育人力,就是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少年头脑,以崇高的理想激励青少年奋斗,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青少年实践,引导他们将“我想要什么”的个人价值取向与“国家需要什么”的社会价值导向有机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着力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另一方面,这是由新时代青少年思想心理特点决定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加自信自强、富于思辨精神,同时也面临各种社会思潮的现实影响,不可避免会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思想困惑,更加需要深入细致的教育和引导。”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铸魂育人力,关键在于立足新时代青少年的时代境遇和思想心理特点,紧紧抓住其带有根本性和普遍性的思想困惑,有的放矢地加以解疑释惑,不断增强青少年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的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
(三)以“知情意行”为重点的科学引导力
建设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的教育强国,关键在于“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规律,从认知、观念、情感、行为各方面加以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着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引导力。一是增强思想引导力,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青少年学生完整准确地把握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及贯穿其中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增强情感引导力,通过历史文化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激发青少年学生对故土家园、骨肉同胞、历史文化的归属感以及报国强国的使命感,推动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由自发向自觉转变。三是增强信念引导力,通过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教育,帮助他们理解并掌握党的先进理论,增强理论自信;通过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四史”教育,让青少年深刻认识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增强历史自觉和自信;通过“中国梦”教育,帮助青少年补足理想信念的“精神之钙”,引导青少年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着力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四是增强行动引导力,将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入青少年学生学习生活各领域,贯穿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引导其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报国之行。
三、教育强国建设应如何增强思政引领力
建设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的教育强国,应注重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相结合,通过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通过创新教学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配置。同时,创新教学方式,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
(一)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引领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这里的“全方位”主要是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所涉领域、人员、机构众多,内在需要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增强协同引领的能力和水平。为此,要完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主渠道”与“主阵地”相协调,统筹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工作的育人功能,优化“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深化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科学把握不同年龄、类型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和行为特点,推动大中小学各年级、学段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教育目标的协同、教育内容的贯通、教育队伍的配合、教育成效的提升。要善用“大思政课”,推进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打通学校、社会、家庭等场域,运用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系统的志愿服务体系、多彩的社会实践方式凝聚教育合力。
(二)拓展网络育人空间和阵地,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引领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4年8月29日发布的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0%;其中,青少年在新增网民中的占比高达49.0%。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生成式人工智能等网络信息技术深度介入青少年学习生活,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变量”。为推动这一“最大变量”成为“最大增量”,应拓展网络育人空间和阵地,探索将新技术深度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路径。具体来说,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及时、全面、动态抓取与人们思想政治观念和行为相关的思政数据,再通过建模、编程将思政数据进行二次演绎和系统处理,最终形成对人的“思政画像”的科学描绘,实现对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科学全面认识。运用算法推荐技术,分众化、渐进式、差异性推出“思政产品”、“思政周边”,结合自媒体、短视频等新兴应用平台的短、平、快特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供给的科学性。
(三)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精准引领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建设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的教育强国,必须发挥好关键课程的关键作用,充分彰显思政课的引领价值,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总体要求,着力强化思政课对青少年学生的精准引领。一方面,全面对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准把握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需求。面向思政课的授课对象,统筹理论认知与经验感受、总体评价与局部认识、阶段判断与过程体悟,构建关于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的全样本数据库,聚焦他们关心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思政课教学精准供给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深入理解“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科学内涵,着力讲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及其中国化、时代化成果。这需要突出道理的彻底性,通过原原本本读原著、学原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透彻;突出道理的时代性,立足“现实的个人”所处时空域,结合现时代的世情党情国情,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讲清楚;突出道理的实践性,在回答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中国之问、青春之问的过程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走进生活、落地生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蓝图已经绘就,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刻领悟把“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作为教育强国的首要特质的战略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着力推进思政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深化思政工作的理念、内容和方式方法创新,以高质量思政工作开创强国建设新局面。
以系统思维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管培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坚持和运用系统思维,正确理解和把握一系列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和一系列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与根本遵循。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必须统筹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认识和把握教育强国的科学规律,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系统思维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增强改革的整体性和协调性。这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总纲,也是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准确把握教育的根本任务与基本职能的关系,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是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把握的大是大非问题,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核心使命与本质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说具体了,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任何国家的教育都有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属性,都有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是教育的价值意义和核心使命。尽管国与国之间教育的基本职能没有差别,但其根本任务却截然不同。美西方国家的教育培养的是资本主义的接班人,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把握的大是大非问题”。
我们要建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首先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体系最显著的特征,首先就是以思想引领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坚持教育的政治属性,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中心任务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坚持思想引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准确把握支撑国家战略与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系,锚定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
锚定关乎国计民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布局和价值取向,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也从根本上彰显了教育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教育既是经济基础,又是上层建筑,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公平与质量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需求与满足需求的供给永远是一对矛盾,国家战略需求和人民的需要始终是教育政策的基点。教育是民生大事,能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教育更是国家战略,是强国之要,民族复兴之基。能否确保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国家兴衰成败和民族前途命运之所系。民生需求寄托着人民群众与日俱增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多的是当下、近期和身边的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国家战略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长远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谋福利,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和长远的利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和政府的奋斗目标。建设教育强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国家战略角度看,当前的主要矛盾和关键不再是规模,而是质量水平。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点。“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从民生需求角度看,教育是使人们获得知识从而改变命运、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公众更多关注教育公平。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系,本质上是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关系,也是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的关系。这是教育的基本矛盾。
我们要建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也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与目标,要求教育强国的战略先导作用和价值追求必须实现有机统一。我们的教育是服务国家战略的教育,也最终是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从国家维度看,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从社会维度看,从“上学难”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热切期待日益增长。从“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到“ 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反映了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与追求,反映了国家教育政策议程的与时俱进。
锚定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实现国家战略,需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结构,强化传统优势学科,发展国家战略急需学科,拓展新兴交叉融合学科。加强重大基础前沿和战略领域科教融合的前瞻布局,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紧缺人才。准确把握支撑国家战略与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系,要“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当然,人民满意的教育不等于人人满意的教育,但如果不能有效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我们就会脱离群众,国家发展的远大战略目标也就缺乏坚实的基础。所以,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也是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
基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的研究发现,更大的公平与高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使公平成为成功教育体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公平与高质量的教育能促进个人实现自我,也能带来经济增长。面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坚持“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教育强国建设合乎时势、顺乎民意。
三、准确把握知识学习与全面发展的关系,遵循教育规律办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办学育人是教育强国建设科学规律的底层逻辑,体现了教育应致力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确保教育进程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协调统一。在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发展”。学习知识是学生的本职,但仅有知识是不够的。我们要培养的国家栋梁之才,应当“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教育引导学生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在知识学习中增长见识,丰富学识,开阔视野。同时,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发展。有知识不等于有见识。有志向,有理想,还要有干事创业的真才实学。
知识学习与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知识学习是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能力培养与全面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力培养依赖于知识掌握,知识学习为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而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又反过来促进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知识,它们相互依存。少年强,则中国强,强的应当不只是学习成绩,还必须包括思想品德、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强,以及动手能力强,体育强,劳动奋斗与创造精神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五个方面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事实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应相互渗透,使学生在“五育融合”的教育教学环境中涵濡浸渍,通过增长知识、学会思考、涵养美德、锻炼意志、健全体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我们要建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人才竞争力。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体系应当是“五育融合”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目标,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深化育人模式改革,完善和落实立德树人机制,健全完善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加强统筹规划,开齐开足课程,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融为一体,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学体系、学科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这需要教育引导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养成创新思维。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弘扬劳动精神。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
四、准确把握培养人才与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发挥教育对中国式现代化支撑作用
发挥教育对中国式现代化支撑引领作用是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基本方针,反映了教育服务社会的宗旨和供给与需求的规律。一方面,培养人才是教育的基本职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衡量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标准。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需要,特别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要针对人才队伍的短板弱项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紧缺人才的增长点,努力增强人才培养的多样性、适配性和有效性。人才培养方向、结构、规模、质量,要紧扣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动态调整学科专业,优化办学资源配置,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学校培养与政策导向双管齐下,让每一位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得其所。另一方面,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承担着社会服务的多种功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系统集成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对教育的地位、职能、作用的认知。高等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职责功能,必须在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任务的前提下,努力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要,从而全面发挥教育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引领作用。
我们要建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人才竞争力和科技支撑力。发挥高等学校学科、人才优势和跨学科的“天然优势”,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这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高等学校要为科研创新、产业创新服务,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要适应我国多层次生产力并存的实际情况,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社会需求。要防止“学术漂移”现象对学校定位、办学方向和服务功能的消极影响。要满足社会发展对高质量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建设学习型社会,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发展社会教育,满足多方面、各年龄段、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五、准确把握规范有序与激发活力的关系,实现良法善治
建设规范有序并富有活力的教育体系,实现良法善治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策略与制度保障,体现了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方向。由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兼具公共性与自主性的双重属性,因此,教育治理需要兼具规范性、包容性和创新性。正确处理好政府、社会、学校、基层院系的关系,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的关系,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关系,集权与分权的关系,自主与监管的关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放得活”又能“管得住”。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教育活动要遵循教育规律,办学治校要遵循学校管理规律。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必须规范有序;作为学术机构,学校所有职能都要通过学术活动加以实现,高度依赖教职员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高度依赖学校院系基层学术组织的活力。
高等学校作为最大的资源依附性组织,其经费来源日益多元化。它必须面向社会和市场需求,顺应市场法则;讲究成本与效益;需要产学研结合,促进产教融合。但高等学校本身不是企业,不能像商业机构那样运作,高等教育不能产业化。人才培养、学术生产的长周期、低效率与预算约束、资源配置的有限性的矛盾是高等学校治理的基本矛盾。我们要尊重高等学校作为学术机构的复杂性,维持其多样性,同时也要适当控制这种多样性。“如果复杂性不受到约束,那么这个系统就将朝着无序的方向发展。如果动态性不受到约束,那么,这个系统就无法定位。如果多样性不受到限制,那么,这个系统就将解体。”
高等学校作为学术机构,学术自由和自主性是其生生不息的命脉;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公益性机构,满足国家、社会和公众需要是其安身立命之本。高等学校的自主性与公共性一体两面、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学术自由需要学术规范的保障与引导,学术成就需要依据学术规范来评价。高等学校的公共性与自主性各自有一个边界,它们相生相伴,守持有度,各安其位。高等学校要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在公共性与自主性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做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这是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长远和根本利益之所系。
我们要建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稳定并充满活力的社会协同性。不仅要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还要激发活力。不能只求合规、留痕,合格、稳定,而不积极进取,担当作为。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深化改革创新中激发教育发展活力。要完善学校管理体系,提升依法治教和管理水平;通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改革添动力、增活力。使高等学校“有研究未知、探索新知的氛围,有鼓励争鸣、学术创新的空气”,让广大教师潜心育人、大胆探索,让广大学生朝气蓬勃、追逐梦想。必须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体系,有效防范化解校园风险。同时,也要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实现良法善治,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六、准确把握扎根中国大地与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建设中国特色高质量教育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路径,体现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与开放创新的精神。现代化有其共同特征,但现代化不是西方化。中国式现代化要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没有现成的先例可循。要坚持“两个结合”,坚持和实现人才自主培养、科技自立自强,建设自主知识体系,但我们也不能离开世界文明大道。教育强国建设的过程始终是国际化与本土化、自主创新与学习借鉴相互作用的过程。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他勉励高等学校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我们要建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制度自信与国际影响力。不同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决定了高等学校治理结构的差异性。我们既不能盲目自信,也不能妄自菲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由中国国情、方位和目标任务所决定。扎根中国大地建设教育强国,就要坚定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之路。同时,我们也要把握世界教育强国的共性特征和规律,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建设世界重要教育中心、重要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要我们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有作为、有成效,我们的大学就能在世界上有地位、有话语权。
总之,教育强国建设需要系统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4年就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从治理的高度,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要系统集成;教育体系是一个整体、一个开放系统,家校社政、产学研用系统不能画地为牢、各自为政、自我封闭;教育改革需要顶层设计,总体规划,一体化推进,分阶段实施,上下游相互支持。这意味着,教育系统各阶段、各方面、各环节需要统筹协调。探求高深学问与服务国家战略有机统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辅相成,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学科建设与问题导向有机统一,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相得益彰,形成一个深度关联、有机衔接的整体,以坚实的步伐向教育强国建设的目标迈进。
(来源:《教育研究》202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