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所联合党支部开展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思政质量”主题党日活动

  • 发布单位:高教所
  • 发布时间:2022-04-13 10:56:31
  • 访问量:
  • 分享到:

 2022年4月12日,高教所联合党支部通过莞工云会议,组织全体党员开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思政质量”在线主题党日活动。会议由支部书记黄彬主持,校长马宏伟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会议。

 首先是第一议题的学习。由黄彬书记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展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金融体系。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模,优化结构布局。要推动国有企业完善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要支持引导行业领军企业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深化改革、强化创新,加大培育力度。

针对疫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其次是理论学习,学习内容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四重逻辑。黄彬书记指出,十九届六中全会开创性地提出“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一重大历史结论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从理论逻辑看,确立和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和党的指导思想历来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重大课题。从历史逻辑看,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指导思想,是关乎前途命运的根本性问题。从实践逻辑看,“两个确立”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从价值逻辑看,“两个确立”对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教评中心主任陈想平认为,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两个确立”是党一百年来历史经验的集中体现,党的中央权威保障了事业的兴旺发展。无论是改革开放,还是当前国内抗疫、国际形势,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都离不开的党的领导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作用。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当下的全面抗疫,努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最后,是关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思政质量”的主题讨论。黄彬书记介绍了学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程育人质量”的开展情况,并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课程建设是“主战场”,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着力提升学生学习实效。建立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与反馈机制,从教学过程、学习效果等方面制定多元课程思政评价标准,将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描述性评价以及同伴互评相结合,重视学生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同时建立评价反馈机制,使教师通过评价反馈不断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教评中心主任陈想平介绍了近期正在制定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评价办法,已经经过几轮修改,现向教务处征求意见。如何评价课程思政效果是促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手段,要构建新的课程观、质量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评价中,坚持价值引领、德才兼修,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既要深度准确挖掘,突出实效,也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要多元评价,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深度挖掘专业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

其他党员也作了发言。姚宇华认为,课程思政不是课程与思政的简单组合与叠加,关键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形成好学、乐学的习惯。李莹认为,教师要把握好思政元素融入的节点和时机,探索有效融入方式和渠道,实现专业知识与理想信念、品德修为、文化自信等的内在融合。刘盾认为,以学习为中心任务、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

 校长马宏伟作总结发言:思政课程可能是“大水漫灌”,而课程思政体现一个“熏”字,要润物细无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要向而行、共同用力,最终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总访问量:  

   Copyright © 2017高等教育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行政楼五楼     邮编:523808     电话:0769-22862005
 粤ICP备050088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