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所人员参加第四届“双一流”建设与评价学术研讨会

  • 发布单位:高教所
  • 发布时间:2024-07-26 11:15:35
  • 访问量:
  • 分享到:

 7月22-24日,由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和大连海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大连理工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大连海事大学发展规划与质量管理处协办,大连理工大学学科评价中心、辽宁省重点新型智库教育评价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四届“双一流”建设与评价研讨会顺利举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40余所高校的300多位专家、老师和同学齐聚一堂,共享学术盛宴。

 本次会议设置主论坛、中青年学者论坛和硕、博论坛,共收到学术论文104篇。16位知名专家在主会场作报告,26位资深中青年学者在分论坛进行报告,20位优秀硕、博士生在硕博论坛作报告。

教育部督导局评估监测处处长高磊处长在大会开幕致辞中对高等教育评价改革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要锚定方位,坚持分类发展;三要找准定位,始终以世界一流大学为发展目标。

 在主论坛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教授作了题为《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双一流”建设的根本动力》的报告。瞿会长从深刻认识改革的重要作用、准确把握改革的重大支点和成效、加快实现深化改革的推动作用三个方面阐释改革与“双一流”建设的关系。瞿会长指出了改革与建设的区别,应该避免在实际活动中将建设任务与改革任务相割裂、重建设轻改革的现象。保证“双一流”建设与党的领导同步推进、促使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取得显著进步、促使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紧抓“双一流”建设的龙头作用,厘清建设过程中需要研究的问题,坚持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努力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的伟大目标。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教授以《高校教师评价机制改革的方法论原则》为题,指出针对当前高校教师评价的实践困境,需要掌握认识论和方法论原则。第一,从指导思想上“去唯纠偏”。教师评价要符合教师职业特性,尊重教育规律,体现教师劳动特点。第二,评价对象要精准分类。第三,评价维度要多元综合。第四,在利益机制上要“有区别脱钩”。第五,评价方法上要“简便易行”。第六,推进改革要“协同联动。第七,技术路径上要先立新后破旧。第八,教师人才评价体系要与时俱进,注重教师人才评价体系的阶段性和历史性。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张应强教授以《关于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治理变革的思考》为题,反思了当前学界对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治理的乐观想象。其认为,在治理活动中,治理理念创新是我国高等教育治理变革的关键点。在数字时代,深化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仍然在于实现评价理念的根本性变革。数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治理变革具有有限性:数字化赋能的技术主义迷思、技术主义崇拜,导致人们对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所蕴含的风险缺乏应有认识;数字化赋能治理可能产生数字技术崇拜和技术伦理风险、算法不公平、数据依赖以及协同不够等新的治理难题。

 大连理工大学常务副书记宋丹教授作了题为《增强新质生产力供给能力的若干思考》的报告。宋教授从高等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路径、大连理工大学的具体举措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在内在逻辑方面,新质生产力引发了高等教育的系统性变革。高等教育通过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开放合作格局和促进文化传承,为新质生产力发挥提供“主体”供给、“动力”供给、“服务”供给、“资源”供给和“精神”供给。大连理工大学为此推出了新质内涵的“优势重塑”、人才培养改革的“体系重建”、数字化转型的“赛道重置”、加快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破解“关系重构”的相关举措。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周光礼教授以《高校分类的中国逻辑》为题,从治理视角的高校分类、中国高校分类的历史演进和中国高校分类的逻辑及改进三个方面进行了汇报。周教授提出分类推进高校发展是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关键、系统治理的核心问题是处理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周教授归纳了计划经济时代、市场经济时代以及新时代的高等教育治理与高校分类。在分类逻辑方面,中国高校的分类逻辑分为管理主义导向的分类、规范性分类和以人才培养定位为主的分类;在分类改进方面,需要推进用户导向的分类、倡导描述性分类、依据大学核心职能进行分类。

 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卢晓中教授作了题为《大学评价改革如何牵引高质量大学建设?》的报告。卢教授从方向性、系统性、科学性和文化性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大学评价改革对于大学高质量建设的牵引作用。卢教授认为,评价指标蕴含的思想观念如立德树人、分类评价,寻求大学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的一致性,探索科学的评价方式、评价技术、评价方法等,以学生的成长价值为核心的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等对大学改革发展方向具有牵引作用。

 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张炜作了题为《全球工程教育发展指数:现状、差距与潜力》的报告。在回顾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回答了如何基于全球公开的标准化数据,构建可以相对比较的工程教育发展指数?与全球主要工业国家相比,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现状、差距和潜力表现如何?一个国家的工程教育发展水平与该国工业化总体水平是否呈正向相关关系?三个主要问题。最后,为中国建成世界领先工程教育强国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

 高教所姚宇华博士参加会议,在会议期间,围绕高校学科评价等议题,与参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撰稿、一审:姚宇华;二审:于雅文;三审:黄彬)


总访问量:  

   Copyright © 2017高等教育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行政楼五楼     邮编:523808     电话:0769-22862005
 粤ICP备050088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