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之道】薛其坤: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扎实推进新型研究型大学发展

  • 发布单位:高教所
  • 发布时间:2023-03-04 10:32:18
  • 访问量:
  • 分享到:

作 者:薛其坤,男,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量子物理、高温超导、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来 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五部分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为题,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了统筹安排和一体化部署。随着我国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教育、科技、人才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战略定位越发凸显,高等教育作为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已然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作为一所立足于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本文旨在以南科大为例探讨新型研究型大学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肩负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新型研究型大学究竟“新”在何处?除了体制机制和办学模式等方面的“新”,它的“新”还应体现时代性。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必须与新时代同步,与未来相向而行,勇毅肩负起新时代发展赋予的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2010年,深圳经济特区经过30年的建设,正值蓬勃发展时期,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南科大由教育部批准筹建。作为一所由教育部指导、广东省领导、深圳市主办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也是全球最年轻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其办学使命就是在这座崭新城市打造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服务深圳经济特区长期高质量发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助力深圳续写改革开放精彩篇章。得益于深圳经济特区的快速发展,南科大于2022年2月成功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成为深圳首所跻身“双一流”的本土高校,也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双一流”高校之一。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双区”驱动和“双区”叠加的重要战略为南科大的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号召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为深圳这座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着力打造新型研究型大学赋予了新的使命。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到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深圳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为了支撑服务上述战略目标,南科大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确立了中长期建设发展目标:到2025年,优势学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跻身中国高校第一方阵,成为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到2035年,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到2049年,主要学科位居世界一流前列,成为贡献力、创新力和影响力卓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南科大将不断朝着目标奋力迈进,并以此作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生动实践,以及落实高质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建设中国特色新型研究型大学的行动指南。

 作为新生力量的“科技大学”,2022年8月,由南科大牵头建设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正式成立,成为区域特色和时代特点交互融合体现的生动案例。2020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举行了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指出:“量子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加快发展量子科技,对促进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的成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对南科大量子科学和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学科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具有时代性的指导意义。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庄严宣告,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世界各国也都提出了在21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过去二百多年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这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都基于或依赖化石能源,其间发明的非化石能源技术也是依赖化石能源发展起来。然而,随着非化石能源时代的加速降临,人类社会必将引发一场意义不亚于前三次工业革命的新一轮革命。

 作为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其学科建设、科学创新和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都必须充分适应时代性的要求。例如,20世纪中叶崛起的美国斯坦福大学,除了其湾区地域性特点外,最根本的发展驱动力是由晶体管等技术发明而引发的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在贯彻落实教育部有组织科研倡议号召下,南科大于2022年先后成立“碳中和能源研究院”“前沿生物技术研究院”“创新材料研究院”等校级实体科研机构。积极响应并紧扣时代性的要求,是学校面向碳中和时代在学科建设、科学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的重要举措。

 除了响应量子革命、碳中和革命等国家科技战略部署外,中国特色新型研究型大学在时代性方面还必须牢牢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其深刻内涵和价值意蕴对兼具教育、科技和人才功能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提出了重要的时代性要求。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空前巨大,科技已成为大国博弈中最重要的战略高地,哪一方掌握了先进技术,也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南科大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已经成立和正在推动建设一批重要科学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如健康医学研究院、高分辨生物电镜研究院和自由电子激光大科学装置等。目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自主培养高质量人才是对中国特色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新时代要求,自主性是其应有之义。当中不仅体现时代性,更是国家重大需求,南科大正朝着目标全力以赴推进各项事业。

 我国科技创新走过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后举国体制下的全面规划阶段,确定了“打基础、除空白”的战略目标,实现了“从无到有”,并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利用有限资源,取得了“两弹一星”等重大科学成果;二是改革开放后全面创新战略下的市场化改革阶段,确定了“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定位和方针,激发了科研主体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涌现出华为、腾讯等一批高科技企业,实现了“从有到优”;三是当前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国家战略核心,将创新摆在了前所未有的位置,向科技型经济转型,即实现“从优到强”的新阶段。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举国体制下的全面规划”到“新型举国体制下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等教育如何与新时代同频共振成为高校发展的关键所在,自主培养高质量人才成为高校发展的新目标。

 总之,致力于打造中国特色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南科大,必须立足深圳、面向全国、放眼世界、远望未来,其“新”应集中表现在紧扣时代命题、呼应时代要求。

二、坚持引育并举的人才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人类科技创新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决定时代走向的科学发现和重大技术发明主要由少数杰出人才造就,这类杰出人才大多来自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因此,能否培养出新时代所需的优秀人才便成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

 本文认为,杰出人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经获得众多成就、学术水平得到广泛认可的领军科学家。引进这类人才将快速提升学校在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水平,并能够成为年轻学者的领路人、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另一类是尚未功成名就、具有突出发展潜质的青年学者。高校对这类人才的培育需注意配予合理的人才政策、适当的资源倾斜、科学的工作机制,并通过创设大团队的方式使其获得领军科学家的指导,从而充分激发青年学者的才能,助其成长为未来的领军科学家。因此,坚持引育并举是高校搭建好人才梯队、避免出现“青黄不接”局面、真正落实人才战略的必由之路。

 南科大向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率先打破传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体制,实行全员聘任制和“预聘-长聘制”(Tenure-Track),以此激发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还制定了“大项目培育计划”“青年科学家支持计划”“重点人才服务计划”,并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大力支持优秀青年教师牵头大项目、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搭建自己的科研平台,以此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引育并举体系。

 南科大引育并举的人才政策已收获良好成效,学校全职引入菲尔兹奖获得者埃菲·杰曼诺夫(Efim Zelmanov)院士等世界顶尖学者,目前共有院士59人,其中全职院士43人;教研系列人员平均年龄为43岁,40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占比为53.8%。2022年,学校新入选国家“杰青”5人,位列广东省第一;新增海外“优青”30人,并列全国第十、广东省第一。可见,大批青年科学家已依托南科大成为独当一面的学术人才,南科大不仅吸引了大师级顶尖人才,对青年科学家的自主培养能力也在不断加强。

三、加强有组织科研体系建设

 第二次世界大战催生的“曼哈顿计划”标志着“大科学时代”的降临。有别于二战前的科研生态,“大科学时代”的科研工作因其“高综合性”“高交叉性”等特点,不再是少数科学家在相对独立的实验室中“闭门造车”的个体性活动,而是众多的研究人员、工程人员、行政人员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地攻坚大科学问题的社会性活动。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内在逻辑。

 在“大科学时代”中,随着科学研究规模日益增大,利益主体多元化已成为大科学团队的一大特点,研究工作也随之出现相应变化。从选题到开展研究,再到最后的成果发表、后期评价等一系列环节,都需要考虑科学目标、实现可能、经费来源、研究积累、社会诉求等多种要素。因此,重大核心技术攻关必须通过高效的组织管理,处理好“自由探索”与“有组织科研”的协同关系,以共同利益为切入点,凝聚团队向心力和调动各成员的积极性,从而有组织有计划地执行科研任务。

 在新型举国体制的大背景下,南科大结合科学家好奇心驱动的“自下而上”与国家需求驱动的“自上而下”的探索,完善政策及资源配置,成立了10大校级科研平台,组建面向重大科学目标、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核心技术攻关团队,通过交叉融合研究解决跨学科、跨领域的科学问题。科研平台的成立经由校内外专家评估论证,根据学校自身优势,围绕优先领域的选择、科研任务的统筹、科技资源的配置、国家战略的部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囊括学校多个学科的科研团队。除了参与国家、省市科研项目外,南科大还积极与龙头企业深度对接,通过纵向、横向相结合的组织架构,跨越科学到技术再到产业的鸿沟,促使政府、企业与科学家形成利益共同体,在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统筹、集中力量、协同攻关的创新组织机制模式下,既发挥了南科大基础研究的优势,又有效回应了国家战略和产业实际需求。

四、根据国家战略和时代发展要求及时调整学科结构

 以碳中和时代为例,2021年3月,人社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十四五”期间中国需要的“双碳”人才预计在55万至100万,而目前相关从业者仅有10万人左右,存在较大人才缺口。年轻高校具有历史包袱小和学科设置灵活等特点,可以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时代发展要求及时调整自身学科架构,完善学科综合布局,深化学科内涵建设,积极发展应用型专业,大力培育特色专业和专业集群,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任务,赶好“双碳”战略等国家战略“大考”,拥抱人类社会的碳中和时代。

 南科大在学科建设方面已取得一些亮眼的成绩。建校仅12年,已开设37个本科专业,23个硕博点,其中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理学、免疫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针对“双碳”战略,南科大积极谋划布局,已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系等与“双碳”战略直接相关的学院及若干个本科专业。上述10大校级科研平台中,7个与“双碳”战略相关。在科研平台建设过程中,南科大将培养一批优秀科研人才,突破若干“双碳”核心技术,为日后建设“双碳”相关学科铺垫重要基础,为未来发展“双碳”相关学科积聚重要力量。

五、推动与时俱进的科研评价体系改革

 由于科研的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奖项等指标容易量化,因此长久以来成为高等院校对教师评价采取的主流方式。“从0到1”的原创性研究往往周期长、风险大、不确定性高,量化评价体系不再适应当前科研工作的要求,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大力提倡建立“破五唯”的科研评价体系。

在科学评价、激发创新活力的原则下,南科大推行与时俱进的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研究制定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价与团体评价相结合、分类评价和分阶段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以创新能力和质量贡献为导向,通过综合考量教师的工作热情、学术影响、代表作和社会贡献等指标,针对不同学科特点,采用侧重点不同的科研成果评价方法,构建基础及基础应用科学研究长周期评价机制,形成稳定宽容、鼓励“坐冷板凳”的工作氛围,尊重和保护教师的“学术理想主义”,从而实现更多“0”的突破,打造原始创新的发源地。

 南科大教师在多个科研领域实现了原创性突破,取得一系列可喜的成绩。学校副校长杨学明院士研发了新一代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量子态分辨的交叉分子束科学仪器,凭借“实验观测到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干涉现象”等成果,入选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并荣获2022年未来科学大奖;物理系范靖云教授关于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研究荣获2022年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物理系张立源教授团队首次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入选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与201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新时代新征程,南科大将再接再厉,取得更多新的突破,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研究型大学。



总访问量:  

   Copyright © 2017高等教育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行政楼五楼     邮编:523808     电话:0769-22862005
 粤ICP备050088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