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冯建军:深刻理解教育强国建设视野下立德树人的丰富内涵

  • 发布单位:高教所
  • 发布时间:2024-11-27 11:13:19
  • 访问量:
  • 分享到: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系统部署,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本期推出“教育强国建设基本问题研究”专题,约请专家学者围绕教育与教育强国建设新定位、立德树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等主题撰文研讨,以回应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基本问题,助力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摘要: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新时代的立德树人,不只局限于培养人,还应该服务于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强国视野下的立德树人,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新发展。新时代的立德树人,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为此,要明确立德树人的内涵,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动立德树人任务有效落实。

关键词:教育强国;立德树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强国必先强教,强国建设以教育强国为基础。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1]。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是对立德树人的新发展。为此,新时代需要我们在教育强国建设视野下,进一步明确立德树人的任务、内涵,健全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

立德树人的思想在探索中更加明确

 立德树人的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从词源考证看,“立德”最早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其意思是,人生要立言、立功,但人生“不朽”当立德为首。“树人”最早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说明人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孟子以“仁”解释“人”:“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说明树“人”当以立德为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教育非常强调道德教育。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荀子·劝学篇》也有言:“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

 中国共产党继承中国传统的立德树人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围绕“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怎样立德树人”不断进行实践,逐步建构和明确立德树人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党带领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理念、政治纲领与路线,普及马列主义思想,培养人民的共产主义精神、民族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新中国成立后,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开展以“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教育,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改革开放,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85年全国科学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成为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人的道德要求。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提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立德的重点。

 经过了中国共产党的不断探索,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思想的正式形成。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2],“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3],“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4],“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5]。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个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多个重要文件,建立立德树人的体制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不只是个体发展意义上的立德成“人”,它“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6]。2024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赋予立德树人以建设教育强国的新使命。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因此,必须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加强党的思想政治领导,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生命线”。

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内涵更加丰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7]“立德为先,修身为本,这是人才成长的基本逻辑。”[8]立德树人在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中,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

1.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培养什么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确定为教育目的。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了“四有新人”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培养的人,无论是“劳动者”,还是“建设者和接班人”,都不能缺少“社会主义”的定语。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9]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培养人才的本质。我们培养人才必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决心和信心。

 新时代,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要求“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引导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必备品格。

2.把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

 在培养人才的素质上,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中国具体教育实践相结合,在不同阶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提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这次,党中央经过慎重研究,决定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提出‘德智体美劳’的总体要求。”[10]这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新发展,是党对新时代培养什么人的新要求。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只是局限于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只是局限于劳动观念和劳动情感的培养,劳动教育具有更根本的意义。恩格斯认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1]。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生活的源泉。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12]。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生存,更没有人类的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指出“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13],“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1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15]。劳动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乎人民的幸福生活。所以,在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上,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劳动是幸福生活的源泉,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创新性发展。

 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劳动教育的意义不只是促进个体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我们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而不是不劳而获的剥削者和寄生虫,他们靠劳动创造财富、创造幸福生活。所以,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劳动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教育是“强国富民的大事”[16]。

3.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正确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教条,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2024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17]。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必须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做到:第一,筑牢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没有这一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不成立了”[18]。因此,新时代的立德树人,必须筑牢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根基。第二,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高国家的认同感、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把个人的前途命运自觉地融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第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共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9]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内化为每个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第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让中华文化成为中国人精神生活、道德实践的鲜明标识。第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20]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推广普及国家通用文字,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使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新时代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

 立德树人虽然以立德为前提,但不能把立德树人简单等同于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从构建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开始,把德育作为关键一环,健全系统化的落实机制。

1.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在落实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党对全面发展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1957年,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21],确立了“三育”的全面发展教育。20世纪90年代,把美育列入全面发展教育,全面发展教育从“三育”扩展为“四育”。新时代,党把劳动教育纳入其中,“四育”扩展为德智体美劳“五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22]。这就要求首先坚持“五育并举”。“五育并举”意味着“五育”之间是平等的,每一育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都很重要。“五育并举”,要求每一育都不可偏废,每一育都要强,都要全面。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五育”并举有力地纠正了现实中存在着重智轻德,忽视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各育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把“五育”全面开展起来。但只认识到“五育并举”是不够的,还必须看到“五育之间”的交融关系,每一育都与其他各育有着联系。以劳动教育为例,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全面发展是一个整体,各育之间因人的全面发展而“天然”地融合在一起,它如同金字塔有三面,非鼎有三足。鼎之三足是分开的,金字塔的三面却是一体的。德智体美劳各育的意义是相对的,我们无法把其中的每一育单独拿出来。因此,必须确立“五育融合”的整体观,有效推进“五育融合”,体现“五育”优势互补,发挥“五育”的综合育人价值。

2.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23]。教师的工作不只是传授知识,必须把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学校必须把立德树人放在工作的第一位,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标准,促使教师在立德树人上下功夫,做立德树人的示范者、践行者和能为者。

3.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结合,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改革

 思政课是专门的德育课程,担负着直接德育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把思政课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对待思政课,把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24],要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长期以来,思政课一方面不受重视,另一方面教学效果不佳。为此,就思政课怎么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意见。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要求,“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五年来,学校思政课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不断提升,育人成效显著提升。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25]。要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在重视思政课建设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6]其他各门课程虽然不是思政课,但同样含有思政因素。无论是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知识都具有真善美的价值,具有科学性、思想性、价值性。课程思政不是要在课程之外寻找和添加思政元素,课程和知识本身都蕴含着思政元素。我们的工作是发现和利用这些元素,使隐藏的元素显现出来。一些教师开展课程思政,不在课程、知识本身上做文章、下功夫,而是不顾课程特点、教材体系和知识的完整性,生硬地塞入政治内容,简单贴政治标签,使其不伦不类,这种做法既是对课程逻辑的破坏,也是对课程思政的歪曲。

 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把课程思政和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其中,促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协同推进,形成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

4.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立德树人不只是学校的事,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事业。199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家庭是人生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要重视家庭建设,重视家风和家教对学生成长的奠基性作用。社会是一个大课堂,要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中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树立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新时代,党对于立德树人的协同性的探索更加深入。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2024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50%的县建立“教联体”,到2027年,所有的县都建立“教联体”。现代社会进入网络社会,青少年学生是网络社会的原住民。要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作用,丰富网络道德实践,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环境,使网络成为学生道德成长的另外一个重要空间,搭建学校“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网络“云课堂”的立体化的协同育人框架,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本文为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委托项目“大中小学课程思政协同推进研究”(23SZKJFJ0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冯建军,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来源:《中国高等教育》2024年第21期



总访问量:  

   Copyright © 2017高等教育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行政楼五楼     邮编:523808     电话:0769-22862005
 粤ICP备050088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