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张应强:关于教育强国建设方法论的思考

  • 发布单位:高教所
  • 发布时间:2024-10-08 11:49:51
  • 访问量:
  • 分享到:

建设教育强国,方法论问题是首要问题。教育强国建设的方法论包括教育强国观和教育强国建设的方法体系,两者统一于具体的教育强国建设实践。教育强国观是关于教育强国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涉及教育强国“从哪看”“怎么看”“是什么”,“从哪看”“怎么看”与价值立场相关,会影响所看到的“是什么”;而方法体系则涉及教育强国建设的目的、目标、路径和方法,主要说明为什么要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和怎样建设教育强国。从什么样的价值立场出发,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强国观,就能形成什么样的教育强国建设的方法体系。

 一、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观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观的前提,是必须确立多元教育强国观。所谓多元教育强国观,即认为世界上的教育强国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教育强国观可以通过对“什么是教育强国”和“教育强国是什么”的回答来体现。“教育强国是什么”与“什么是教育强国”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不只是文字表述顺序的差别,还有认识教育强国立场的差别。

“教育强国是什么”是针对已经存在的教育强国,用科学方法来描述其本体特征和功能特征,即描述教育强国是什么样,有什么用。而“什么是教育强国”虽然最终也要说明教育强国是什么,但它首先与认识教育强国的立场相关。从不同立场出发,人们对教育强国就会有不同的认识,二者的联系和区别,类似于科学与工程学的联系和区别。科学是对客观规律的揭示,即科学是“发现”而非“创造”;而工程学则是根据人的目的和功能期待“无中生有”,即按照人的目的“创造”出能满足人的功能期待的“创造物”。因此,人的主观目的和功能期待在其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基于类型学角度来看,世界上的教育强国具有多种类型:从发生学特点来看,教育强国有先发内生型和后发赶超型;从成长路径来看,教育强国有自然演进型和国家规划型;从教育体量来看,教育强国有“大而强”的国家和“小而强”的国家;从影响范围来看,教育强国有全球性教育强国和区域性教育强国;等等。从类型学角度看教育强国,本身就内蕴着一种认识教育强国的立场,即世界上并非只有一种类型的教育强国。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教育强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教育强国评价标准的研究上。这类研究从国际视野出发,研究世界范围内教育强国的通用性评价标准,对我国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但从教育强国观来看,其所蕴含的是一元教育强国观,相应地,这种研究认为教育强国只有一个评价标准。这对我国教育强国建设来说,就可能造成方法论上的误导。

我国正在建设的教育强国与世界上已经存在的教育强国具有诸多差异,其本质性差异在于教育强国建设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是目的优先和使命引领的教育强国建设实践。古往今来,鲜见其他国家明确提出教育强国的概念,也没有像我国这样建设教育强国。我们今天所说的“世界教育强国”,实际上是根据我们自己对教育强国的理解所作出的一种“比附性”的判断。

“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自己提出的概念和话语体系,先后经历了从教育救国到科教兴国,再到教育强国的依次演进和迭代。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表明近代以来的中国都是从立足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的角度来看待教育的使命和责任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的概念和话语体系,因此,必须立足新时代,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观。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观,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价值立场。教育强国的价值立场,主要涉及认识教育强国和建设教育强国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以及与之相关的评价教育强国作用和价值的向度和标准。价值立场对确立教育强国观有着直接影响,因为教育强国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概念,而是一个兼具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实践属性和学术属性的概念和话语体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价值立场,对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价值立场,才能立足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明确教育强国建设的目的和目标;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性质;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方向和道路;才能使教育强国建设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观来看,我们所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国家规划的、后发赶超型的、教育规模庞大的、对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

 二、以战略思维把握教育强国的战略性内涵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高等教育界开始思考“把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国家相继部署和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有关领导和学者提出了“高等教育强国”概念,随后还组织开展了相关研究和讨论。进入21世纪,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布局谋篇教育事业的过程中也逐渐开始使用教育强国或高等教育强国的表述。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强国必先强教”的理念,正式提出“教育强国”概念,并要求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两个大局”,科学研判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国际竞争格局的影响,从建设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高度,提出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这表明,新时代对教育强国的认识,已经不局限于“以教强国”层面,而是赋予其明确的战略性内涵。教育强国已成为我国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强国战略的先导。

建设教育强国是我国应对大国竞争焦点转变所作出的战略规划和战略选择,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大国的竞争焦点经历了从意识形态竞争、军事竞争、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到人才竞争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党的二十大首次专门对教育、科技、人才作出一体化部署,要求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在我国先后提出的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等诸方面强国建设中,教育强国建设具有极其鲜明的战略意义。这是因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而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集成性载体,在汇聚科技、人才和创新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育强国建设因此成为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等诸多方面强国建设的基础、先导和重要支撑。历史表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能深刻改变世界经济政治发展面貌和格局,谁在其中抓住机遇,占得先机,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和优势。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的大国竞争异常激烈。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作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决定,赋予了教育强国建设重大的战略意义。

 三、以系统思维确立教育强国建设的方法体系

教育强国建设的方法体系是由教育强国建设的目的、目标和路径所构成的系统,必须以系统思维确立教育强国建设的方法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为方向引领,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辩证统一,统筹兼顾,系统集成,科学确立教育强国的建设路径。

一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道路。中国共产党是教育强国战略的规划者、领导者和推动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强国建设。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要求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对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才能将教育强国建设纳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有力支撑;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性质和教育强国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通过走社会主义道路来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才能充分激发全体人民力量来建设教育强国。

二是坚持制度自信,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建设教育强国。我们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教育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制度基础。这一制度基础,既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性质,也决定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方向性路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坚持制度自信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完善和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来建设教育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其强大的使命引领能力、组织动员能力、力量凝聚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制度优势不断凸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环顾世界各国,只有我国将建设教育强国上升为国家意志,作为国家行动,赋予教育强国以战略性内涵和意义,这本身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具体到教育领域,这些制度优势集中体现在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将教育事业作为国家事业、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思想、“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统一的教育治理模式、广泛的社会参与等方面。这些制度优势,为强化教育强国建设思想引领、尊重和激发人民的创造精神、集中力量建设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坚持问题导向的前提是坚持目标导向。只有对照目标,才能找出并解决影响目标实现的问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教育、科技、人才表现出相互赋能的关系,甚至出现了一体化发展趋势。目前,我们形成了强国建设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的共识。要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趋势和已有共识体现和落实到教育强国建设实践中,就需要直面问题,通过改革创新来解决问题。首先,要认识建设教育强国是国家战略,不只是教育战线和教育部门的事情,各条战线、各个部门都要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战略。其次,要从体制机制层面回应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趋势,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避免相互掣肘。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实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任务。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教育综合改革改什么?如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如何避免“综合改革”成为“拼盘式改革”?这些都是关系教育综合改革能否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动力的重要问题。必须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以增强教育强国建设动力为目标,确定教育综合改革的方向;必须在准确理解和把握“综合改革”双重内涵(既涉及改革的内容,也涉及改革的方法)的基础上,找准问题,直面问题,统筹兼顾,综合施策。

四是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辩证统一,着力打造高等教育龙头,带动教育强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教育强国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统筹协调和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教育和学校的作用,形成教育强国建设合力;又要找到突破口,突出重点,以重点带动教育强国建设。尽管世界上的教育强国有不同类型和成长(建设)规律,但高等教育强是教育强国的本质特征。因此,必须以高等教育为突破口和重点,做强高等教育,打造好高等教育龙头,带动教育强国建设。要想打造好高等教育龙头,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的交互建构和相互激励关系,充分激发和发挥高等教育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引领作用。其次,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路,建设一批人才集聚、学科会聚和具有竞争力优势的世界一流大学,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战略性人才,激发高等教育对科技创新的倍增效应;再次,要引入创业型大学理念,促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将教学、科研、创新与创业整合起来,逐步形成研究与创新枢纽,与产业界和政府联动,深度融入产业并创造新产业,推进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形成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作者: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来源:《现代教育管理》2024年第10期)



总访问量:  

   Copyright © 2017高等教育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行政楼五楼     邮编:523808     电话:0769-22862005
 粤ICP备050088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