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实践问题、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文章提出: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了生产力三要素——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的创新和跃迁,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推动创新范式转变,并通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为产业转型和创新引领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最终通过培育跨界融合的超学科文化、建立体制机制和完善组织设计,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一、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的概念由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1],并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
诸多学者也从不同视角对新质生产力进行深入研究。周文等指出,新质生产力的“新”强调以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新赛道,进一步提升我国自主自强创新能力,打破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引发生产力核心因素的变革,从而产生新质生产力[3]。乔榛等从生产力演进的视角,提出“新质生产力以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发展方向,需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建立在颠覆性技术基础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依托,新质生产力可以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4]。翟青等从政治经济学视角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论述,深刻体会到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新形态,是传统生产力发生质变的结果;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共同创新和跃迁的结果;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代替传统的资源依赖,成为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一)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生产力的跃迁
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我们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途径。产学研深度融合是以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实践问题为导向,通过政府、市场、高校、科研院所等多主体深度合作,实现多种类型知识整合、再创新的过程[5]。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了生产力三要素——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的创新和跃迁,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源于场景化的问题,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科技前沿等重大实践问题和科学问题逐渐成为新发展阶段新的生产对象。
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了创新范式的转变,不同于一般性的产学研合作。首先,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了科技创新与生产实践从相互分离到紧密结合的转变。马克思曾指出:“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而是取决于科学的一般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这种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6]现实中,尽管科学知识已经越来越多地直接参与到社会生产实践中,但社会生产实践与科学知识生产仍然分别于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组织中独立进行,产学研深度融合要求围绕重大问题的解决,打破学科知识、非学科知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边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实现多种类型知识的整合、再创新,推动着科技创新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其次,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了被动创新向主动、引领式创新转变。传统的创新往往是各领域对问题修修补补式的被动创新,而产学研深度融合是以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发展前沿问题为特征的,是主动的、引领式的创新。最后,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个别性创新向系统化创新转变。产学研深度融合要求多种生产要素协同合作,实现科学理论、生产工艺、产品、设备等的系统性创新,使得创新成果更加多元、系统,并促进从0到1的创新成果的涌现。
产学研深度融合也促进了劳动者的演变,使其跨越各自的学科和组织围墙,围绕重大问题的解决,形成新的超学科团队,在深度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释放协同创新的潜能。由此,生产力发生质变,跃迁为新质生产力。
(二)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
有学者指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很多关键设备、重要零部件和基础材料严重依赖进口,是制约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难题[7]。解决这一核心难题的关键是推动教育、科技、产业协同创新,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新质生产力形成提供重要路径。
首先,通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积聚人才资源。产学研深度融合能够以解决重大问题为导向,打破学科壁垒,理论学习与现实问题深度融合,培养交叉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以致用、报效祖国的热情。其次,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为学科发展提供新的问题域,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激发原始创新动力。进而充分利用高校人才和科研优势,攻克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为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创新引领式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三、产学研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思考
(一)培育跨界融合的超学科文化
文化差异是阻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根本,一方面源于根深蒂固的学科文化和组织文化差异,不同学科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行为习惯等随着学科的不断成熟,与其他学科形成壁垒,阻碍着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另外,学术组织与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因长期独立从事不同的实践活动,导致组织间巨大的文化“沟壑”。因此,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首先要建立跨界融合的超学科文化,在不同学科、不同组织之间建立起沟通和合作的桥梁,不同学科和组织之间应求同存异,以共同解决重大问题为目标,实现优势互补,同时也要允许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存在,特别是要树立生成主义知识观,允许多种类型知识的存在,承认知识的可介入、可参与、可发展、可创造的特性。
(二)建立跨界融合的体制机制
各主体间制度逻辑的差异制约着产学研融合的广度与深度,对于一个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科研项目,高校主要关注项目能否产出学术成果,包括科研论文、奖励、专利以及能否培养学生等;而企业主要关注该项目能否解决他的实际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能够为他带来多少经济效益;政府主要关注项目能够带来多少社会效益或能否提升政府的社会公信力。这种制度逻辑的巨大差异,要求在合作之初就要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明晰各主体的责权利关系以及成果分配方式等。另外,学术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冲突也会对各主体深度合作造成影响,需要进行完善的制度设计,尽可能避免过多关注市场价值而忽略学术价值的问题。
(三)完善跨界融合的组织设计
传统的组织机构往往按照学科和社会分工分门别类设置,比如按照单一学科建立的院系组织,限制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因此,为了促进多学科交流与合作,催生新的交叉学科,需要打破传统单一学科的组织建制,建立跨学科学部、学院、研究机构等,甚至可以建立“无墙”大学,以交叉性的问题领域或实验项目来聚合不同学科。另外,传统的政府、产业、高校等完全独立的组织设置也严重阻碍着多元主体的协同创新,可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问题和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的攻关,建立产业界与高校、政府部门等多个组织的合作网络和创新生态系统,为多主体间深度合作创造组织平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 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23-09-09(01).
[2]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 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 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3-09-10(01).
[3]周文,许凌云.论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与重要着力点[J].改革,2023(10):1-13.
[4]乔榛,徐宏鑫. 生产力历史演进中的新质生产力地位与功能[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01): 34-43+168.
[5]张德祥,王晓玲. 产学研深度融合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J]. 中国高教研究, 2023 (11): 1-8.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5-196.
[7]翟青,曹守新. 新质生产力的政治经济学阐释[J].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4,27(02):15-23.
(作者:张德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来源:《江苏高教》202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