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9日至10日,面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第十七届科教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在科技部战略规划司、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支持下,由浙江大学、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协办,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编辑部、《科教发展研究》编辑部、之江实验室智能教育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国内外高校、机构、企业的参会人员围绕“面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主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从产教联盟、课程改革、师资队伍、认证标准等多个维度探讨我国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魏江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副院长陆国栋教授,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张炜教授,浙江大学北京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制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林成华主持。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王启明、中国工程院二局局长王振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郝清杰和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叶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一、领导致辞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王启明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从二十大报告出发,强调“面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卓越工程师” 既是国际工程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我国工程教育界要着力推进和解决的问题。基于此,他提出了五点思考。一是要理念先行。积极适应国际工程科技发展趋势,不断更新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理念。二是要加强学科、专业、层次、类型等方面的结构优化,着力构建高质量的工程师教育培养体系。三是要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探索工程教育发展的新范式。四是加强人才培养核心要素建设,着力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五是要开放、合作。要深度融入国际工程教育,加大卓越工程师培养开放合作的力度。
中国工程院二局局长王振海表示,卓越工程师是我国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工程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力量。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方兴未艾,任重而道远。培养造就大批卓越工程师,是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强有力的保障,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产学研融合、育人机制协同,是推动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关键,要强化战略谋划,鼓励实践探索,推动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创新。同时,深化国际合作,促进交流互鉴,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郝清杰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教育部等国家部委联合推动下,我国已先后实施了两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新工科建设驱动高等工程教育整体性改革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系列突破,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与此同时,现有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依然存在着不可回避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将指导和支持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与参会的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建设更高质量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以工程教育的人才供给链撬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叶民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并总结了浙江大学长期以来面向国家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改革与创新实践。他表示,本次会议以“面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为主题,是因势而谋,顺势而为,立足当前、面向未来。会议涉及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产教联盟、课程改革、师资队伍、认证标准多等个议题,旨在深入探讨面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实践,全面提升高等工程教育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能力,促进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丁汉教授,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工程教育系主任、航空航天与工程力学系Pk Imbrie教授,清华大学副教务长、原普渡大学生物工程系欧阳证教授,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薄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航天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沈毅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副教务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吴静怡教授,韩国工程教育协会理事、佛罗里达大学助理教授Gloria Kim,百度公司高校合作部副总监计湘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中国航空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吕卫锋教授,新加坡科技大学副教务长、教授Pey Kin Leong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机械学院顾佩华教授,非洲工程教育协会主席、拉各斯大学工程学院Funso Falade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慧锋教授,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轻工化工学院余林教授,柏林工业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大学战略与质量控制主任Patrick Thurian教授,四川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化学工程学院梁斌教授,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17位专家通过线下或线上的方式作主题报告。
二、专家观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丁汉教授作了题为“面向新工科的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的报告,重点介绍了华科大的人才培养理念。他指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最主要突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创新能力的提升。我们需要新的智能制造高端培养的体系,多元化的自主培养体系,以及全链条的工业级的实践育人平台。依托“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大工程观”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个性化”的国家智能制造顶尖拔尖人才。
美国辛辛那提工程教育系主任、航天航空与工程力学系Pk Imbrie教授作了题为“Curriculum Reform and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Strategi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的报告。他提出工程教育的五大转变。一是从注重实践转向注重工程科学和理论分析;二是转向基于成果的教育和认证;三是强调工程设计;四是转向应用教育、学习和社会行为科学研究;五是转向在教育中整合信息、计算和通信技术。
清华大学副教务长、原普渡大学生物工程教授欧阳证作了题为“清华大学高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的报告。他指出,我国大学发展的下一个阶段是具备自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能力。在新时代下,我们应该考虑从基础门类的方向来培养本科生,保留本科培养的宽度,在研究生阶段往强专业以及交叉专业的方向来输送人才。这种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让学生有能力从更广阔的知识基础,能够发展新的行业来定义专业。
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薄拯教授作了题为“服务国家急需、推动产业发展—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创新高地”的报告。他认为,世界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路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主要有三个部分的特征:第一是智能化,第二是多学科的交叉,第三是创新的范式的改革。浙江大学在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实践中,专门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全面地推进了改革,推进了我国第一家研究生层次的实体化办学的工程师学院。通过多方协同打破了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在学科、院系、产教融合方面的多重壁垒。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航天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沈毅教授作了题为“弘扬优良传统,肩负时代使命,自主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的探索和实践”的报告。他指出,哈尔滨工业大学把自主人才培养、学术型和专业型进一步明确和清晰,以此形成培养目标定位。此外,正在把专业学位的三分之二左右的学生逐渐落实到卓越工程师学院,进行一些跨学科、跨地域的交叉培养,同时实现本硕博贯通,面向行业领域培养他们工程实践的能力。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务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吴静怡教授作了题为“上海交大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新工科建设中,学校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夯实基础,培养学生扎实的数理基础;二是应对未来,培养跨专业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创新实践,重构学生创新中心,打造交叉实践课程。最后,她详细介绍了交大“华为模式”和智慧能源学院两个案例,解读上海交通大学新工科的探索实践。
韩国工程教育协会理事、佛罗里达大学助理教授Gloria Kim作了题为“The Changing Landscape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Korea”的报告。针对韩国教育系统和劳动力下降的问题,韩国做了许多努力。一是在2019年8月推行了大学改革政策。二是设立工程教育创新中心(innovation centers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CEE)并加强工程项目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尤其是关注女性在工程项目的表现。三是劳动力发展,为未来培养工程师。
百度公司高校合作部副总监计湘婷作了题为“人人皆可AI,百度人工智能实践案例解读与思考”的报告。她从工业界视角出发,认为2022年开始,学校和社会对人工智能的态度正在变得越来越冷静和平和,各行各业都在探索行业的真正落地。中台技术如何应用到各个业务上、业务上的部署、技术的理解这些是架构师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中国航空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吕卫峰教授分享了《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探索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的北航之路》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全球经验,认为其总体思路是通过精英教育培养卓越工程师,核心理念培养过程与科技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主要特征是一流高校与一流企业开展深度产教融合,多学科交叉引领技术变革推动产业发展。接着他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践,北航源源不断为国家培养输送堪当大任的创新领军人才和卓越工程师。最后,吕教授从北航理解、总体布局、创新试点、总体思路、体制机制转变、能力转变、评价转变等方面总结了北航在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创新探索。
新加坡科技大学副教务长Pey Kin Leong教授做了题为《A design-centric and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for 21st century engineering education》。他着重介绍了新加坡科技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的经验。新加坡科技大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敏捷性和坚韧性,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新加坡科技大学打破科学科学习的壁垒、采用以人为本设计服务社会需求、将数字技能作为基础、发展超越书本知识的技能和态度、向网络物理校园转型实现动力和终身学习以及加深学术与市场之间的联系。
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顾佩华教授分享了《新时代新工科再深化,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的报告。他首先分析了工程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认为我国高等搞成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世界工程教育大国,中国和欧美在探索新时代工程教育创新发展基本上处在同样的新起点上,中国和国际工程教育发展面临相似的挑战。其次,他向大家介绍了天津大学新工科的方案设计。新工科天大方案的核心内涵是品格塑造、新文理教育、多学科工程教育和个性化专业培养。天津大学从建设多学科和跨学科人才培养平台、以项目为链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等方面建设具有特色的新工科。
非洲工程教育主席,拉各斯大学工程学院Funso Falade教授做了题为《Change in the training mode of excellent engineers》的报告。他先介绍了尼日利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和5种不同的培养模型。接着他详细介绍了尼日利亚工程人才新的训练方法,分为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实验式学习、结果为基础的学习、合作学习、翻转课堂和技术增强学习。最后他介绍了新冠疫情对于工程训练的影响,如对学生的影响、对技能的影响、对教师的影响以及对全球化的影响等。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慧锋教授做了题为《面向“数字中国”战略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的“华理经验”》的报告。她认为数字化转型给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尤其表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新一代数字技术与基础学科的交叉融合,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等。接着,她从树立新方案、探索新方法、构筑新模式、打造新平台和完善新机制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华东理工大学数字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经验。最后,她从智慧工程教育的五要素和六大任务两个方面展望了未来开展指挥工程教育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愿景。
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轻化工学院余林教授做了题为《面向湾区,产学融合(跨学科多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的报告。他从改革背景、育人实践、发展成效和广工新局四个方面介绍了广东工业大学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经验。广东工业大学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特殊特地位置,在“双区“引领+”双十“驱动的区域布局下,广东工业大学要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培养紧缺目录人才。广东工业大学坚持五位一体,通过打造”5I“体系来培养新工科人才。”五位一体“是指以载体创新为特色、以产学融合为支撑、以价值塑造为引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主题;”5I“是指港湾协同(Inter-zone)、创新创业(Innovation)、拔尖创新(Intelligent)、产学融合(Industrial)以及学科交叉(Interdisciplinary)。
柏林工业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大学战略与质量控制主任Patrick Thurian教授带来了题为《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Germany-Challenges digitalization and sustainability》的报告,重点介绍了柏林工业大学的工程教育和博洛尼亚进程、工程教育的挑战和质量管理。柏林工业大学的课程设计综合了数字化和可持续性,并呈现出T型教育。为了应对工程教育挑战,柏林工业大学发展出以课题为基础的学习和教学、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和劳动力市场资格证书、国际化的职业准备等。为了保证柏林工业大学工程教育的质量,其建立了质量管理系统,该系统自下而上分别由教授评估、教职工评估、大学评估/教职工和大学评估组成。
四川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梁斌教授做了题为《面向国家需要,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四川大学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经验分享》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四川大学工程硕博士培养历史及概况。然后介绍了四川大学工程硕博士改革的思路与举措。一是深化认识,规划方向,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二是分类培养,注重实践,提升研究生专业技术本领;三是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切实解决工程应用问题。最后汇报了相关建议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如调动校企双方积极性、体制机制改革等。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以视频录制的形式带来了题为《Planting the seed: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and cultural encounter for creation of the innovation engineer of tomorrow》的报告。宝马作为中德合作最成功的企业之一,融合了德国工程学和中国速度、工艺与创新、创意与严谨。戴鹤轩探讨了三个问题:一是如何创造一个促进创新的环境,二是如何培养能够塑造未来的工程师和人才,三是如何建立开放的文化,并在文化、学科和学院之间架起桥梁。针对第一个问题,他认为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多学科环境,要创造一个能够在研究和应用、高校和企业之间架起桥梁的环境,要创造一个硬件设施齐全、文化氛围良好的化境。针对第二个问题,他认为不仅要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工程师,还要培养具备团队精神、开放态度和具有良好品格的工程师,而这需要从幼儿教育就开始激发儿童的科学兴趣。针对第三个问题,他认为要让年轻人敢于犯错以及拥有谈论错误的能力,在社会层面要以研究最新技术并成为全球进步的一部分。
12月10日上午,“高质量培养卓越工程师论坛1”“高质量培养卓越工程师论坛2”“高质量培养卓越工程师论坛3”“第二届科教战略博士生论坛”“智能技术赋能工程能力培养与教学创新”分论坛同时举行。受邀嘉宾就相关主题展开热烈研讨并对各高校高质量培养卓越工程师、工程能力培养与教学创新、产教融合建设卓越工程师人才队伍等方面提出诸多深刻的见解。论坛推动了校际间工程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产教间融合经验的传播与学习、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互动与实践。五个分论坛共计上万人在线观看了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