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段世飞:世界一流大学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

  • 发布单位:高教所
  • 发布时间:2024-09-26 08:47:28
  • 访问量:
  • 分享到:

 经过160多年的发展,麻省理工学院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顶尖的研究型大学,并获得“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的美誉。麻省理工学院的校训是“手脑并用”(Mens et manus),意为理论知识要与实践目的相结合,这充分体现麻省理工学院将非凡想法变为现实的传统。麻省理工学院非常注重国际化活动的推进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为“全球化”大学,并提出“世界的全球麻省理工学院”(Global MIT of the World)的口号,以及“在世界上,为了世界”(In the World,For the World)的办学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麻省理工学院将全球参与作为学校的重要使命,让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地理范围超越其所在的剑桥市,延伸到全世界,并赋予其鲜明的全球视野。《麻省理工学院的全球战略》(A Global Strategy for MIT)深刻指出:“在国际上开展工作并扩大国际影响力对于麻省理工学院实现为国家和世界服务的使命至关重要。21世纪,如果麻省理工学院要继续走在教育、研究和创新的最前沿,那么麻省理工学院(各项事务所涉及)的办学布局和理想抱负必须是全球性的。”已有研究主要对麻省理工学院的国际化战略与全球化策略等进行了研究。许军华等人对麻省理工学院的国际化战略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吴婵在提炼世界一流大学全球化发展四种范式的基础上,探究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全球化策略。菲利普·迪萨尔维奥(Philip DiSalvio)从在线课程的角度对麻省理工学院的全球化进行了研究。关于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还存在着不足,已有研究更多聚焦于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化发展的宏观层面,对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微观研究还相对较少,尚未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角度研究麻省理工学院的国际化,而这正是本文所要努力突破的研究方向。本文在梳理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历史源流的基础上,从价值理念、框架体系与实践路径三个方面探究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麻省理工学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经验,并讨论与总结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一、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历史源流

 麻省理工学院自成立以来,就将服务美国的国家利益作为首要宗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麻省理工学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已经开始萌芽,这时期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是为美国社会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和工程技术人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麻省理工学院为帮助美国政府打赢战争,在校内大力开展与战争有关的科研工作,至少有2300名麻省理工学院师生在政府部门担任文职官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麻省理工学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被正式提上日程并日趋走向成熟,该阶段国际化人才培养旨在为冷战时期的美国国家安全利益服务,国际化人才培养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期间,美国联邦政府就苏联干扰“美国之音”,委托麻省理工学院在1950年内完成名为“特洛伊”的研究计划。在该计划的影响下,麻省理工学院于1951年建立国际研究中心,又于1965年建立政治学系。麻省理工学院通过建立区域和国别研究机构,以及与国际关系相关的机构,履行自身的国家使命,服务美国的外交政策。麻省理工学院的第15任(1990—2004年在任)校长查尔斯·维斯特(Charles M. Vest)在其专著《追求无尽的边界:关于麻省理工学院的论文集和研究型大学的作用》中指出:麻省理工学院是一所国家大学,更是一所世界性大学。作为国家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一直是美国工业发展变革的推动力量,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美国民众的资助,麻省理工学院从属并服务于美国。作为世界性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为了更好地为美国服务,在更广泛的全球区域内积极参与活动。麻省理工学院通过一系列项目让学生接受国际化教育,从而让学生为成为世界公民做好准备。国际化教育被看作构成麻省理工学院的必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麻省理工学院继续加强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麻省理工学院逐渐成为“世界的麻省理工学院”。

 二、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价值理念

 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价值理念既有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的普遍性,如培养卓越的全球领导者和世界领袖等,也有世界顶尖理工大学的独特性,如培养“手脑并用”的实践型国际化人才。

(一)培养卓越的全球领导者和世界领袖

麻省理工学院通过各种项目和倡议培养卓越的全球领导者和世界领袖。国际研究中心的“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科学与技术计划”(MIT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itiatives,MISTI)是麻省理工学院具有开创意义的国际教育计划。通过支持学生获得与国际同行合作的实践经验,帮助学生掌握跨文化交流的技能,该计划成为增进麻省理工学院学生国际经验的重要推动力量,每年有将近1250名麻省理工学院学生参与其中。MISTI基于麻省理工学院“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历史传统,为学生在海外提供有针对性的实习、研究和课程学习,在培养他们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能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具体而言,通过MISTI的开拓性实习计划,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到全球不同公司和实验室进行实习;通过MISTI的教学实践计划,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可在国外高中和大学传授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课程和创业精神,学习如何与国际同行交流。在参与MISTI的海外实习和海外教学之前,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必须学习目的国的语言、文化、历史和政治等方面的课程。麻省理工学院的和平科技倡议(MIT PeaceTech Initiative)也提出要将学生培养成全球领导者,让学生通过创业、科学和技术,具备在世界范围内支持和发起和平活动的能力,将企业家精神和科学技术教育带到冲突地区,提出减少冲突和促进和解的手段。另外,MISTI帮助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与全球不同的国家和大学建立牢固的跨文化联系,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研究,帮助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成长为塑造未来的世界领袖。

(二)培养具有人类使命、世界担当,能应对全球挑战的全球公民

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使命是:“在科学技术和其他学术领域生产知识和培养人才,从而为21世纪的国家和世界服务,并应对未来世界的巨大挑战。麻省理工学院通过多元的校园文化支持,为学生提供严苛的学术训练,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培养并激发学生为推动人类进步,从而明智、创新、高效工作的能力和热情。”可以看出,麻省理工学院一直将服务国家和服务世界作为办学宗旨,特别是为世界服务的宗旨更体现了麻省理工学院的世界情怀,以及从世界格局与全球视野思考人才培养问题的气魄。这从麻省理工学院的社会服务便可见一斑,麻省理工学院的社会服务已经超越了国家层面的界限,将服务世界作为其社会服务的最高目标。服务世界的内容主要包括解决全球问题,这些全球问题与挑战包括气候变化、清洁能源、智慧城市、数字化发展、艾滋病和阿尔茨海默病医治等,麻省理工学院将应对人类面临的紧迫挑战作为一切行动的重要动力。麻省理工学院通过支持和资助学生与全球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和政府进行创新性合作,从而改善人类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事实上,除了社会服务,麻省理工学院也将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置于全球层面考量,解决全球问题、应对全球挑战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各学术部门人才培养的共同特征和共同目标。麻省理工学院在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方面的举措深深根植于社会责任感,旨在改善人类生活,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具体而言,麻省理工学院将学生作为重要的研究人员,鼓励和支持学生与全球领先的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在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为应对世界各地的全球问题与挑战提供解决方案。综上所述,麻省理工学院将培养具有人类使命、世界担当,能应对全球挑战的全球公民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价值理念。正如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拉斐尔·莱夫(L. Rafael Reif)所说:“麻省理工学院最大的‘发明’可能就是它本身——非常规人才的异常集中,不懈地重塑自己,以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为己任。”

(三)培养尊重包容多元文化、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麻省理工学院非常注重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在校园内外都倡导多样性,多样性也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办学特色。拉斐尔·莱夫认为:“麻省理工学院能够蓬勃发展,在于它吸引了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这是一个全球实验室,来自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们相互启发,共同创造未来。”麻省理工学院为了培养对多元文化尊重和包容的国际化人才,设立了多元文化项目办公室、社会正义与跨文化交流中心等部门,为不同国籍、不同族裔、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信仰的学生提供跨文化交流的平台,从而营造具有包容性和公平性的校园氛围。除了学校层面的这些部门之外,麻省理工学院还支持成立了以国别和区域为主题的学生协会。这些学生协会既可以展现某个国家和区域的历史和文化,还可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学生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和国际理解,正是在多样性、包容性的学校氛围之中,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耳濡目染地拥有了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四)培养“手脑并用”的实践型国际化人才

麻省理工学院的校训是“手脑并用”,即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的结合。麻省理工学院自建校以来,非常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国际化人才培养也不例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中,几乎所有项目都有对实践能力的要求。一定程度而言,麻省理工学院将“手脑并用”的办学理念贯穿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之中。为了增强学生在海外交流中的实践能力,麻省理工学院设立了“国际研究机会计划”(International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IROP),该计划是“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UROP)的国际版本,该计划可以让本科生到国外之后在国外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最终增进本科生的国际经验,使其获得丰富的文化体验,更重要的是该计划通过让学生在不同的学术研究环境中进行研究,使学生获得为全球领导者角色服务的实践技能。除此之外,麻省理工学院还创立了“独立活动期”(Independent Activities Period,IAP)项目,时间是每年一月初到一月底,通过这个项目,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研究选题,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等国家开展独立研究。通过“独立活动期”项目,学生在拓宽视野的同时,还能提升实践能力。《麻省理工学院的全球战略》指出:“麻省理工学院的‘全球教室’使学生能边做边学,学生就像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园里一样。麻省理工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国际经验与其他高校相比,麻省理工学院将国际体验式学习纳入本科教育计划的做法可能是独特的。

 三、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框架体系

 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离不开美国联邦政府的大力扶持,鉴于为政府研发武器作出的巨大贡献,麻省理工学院又被冠以“战争学府”的美誉。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麻省理工学院同样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相应地,为美国联邦政府服务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首要宗旨和目标。除此之外,社会层面与学校层面也对麻省理工学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产生了积极影响。总的来说,政府、社会和学校构成了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框架体系。

 (一)政府是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支持者

 麻省理工学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麻省理工学院的成立源于马萨诸塞州工业发展的需要,其在美国催生了许多新行业,创造了数百万个工作机会。麻省理工学院为联邦政府运营林肯实验室,目的是开发维护国家安全的新技术,尽管该实验室的国际业务有所增长,但它仍然依靠美国政府的大量研究经费和财政支持发展。与此同时,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法律、法规和其他公共产品的受益者。简而言之,尽管麻省理工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的麻省理工学院”,但毋庸置疑的是,麻省理工学院更是一所美国大学,它不但享受美国大学的权益,还需要履行作为美国大学的责任和义务。麻省理工学院80%的科研经费来自美国政府,这就决定了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学、科研等必须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因此,麻省理工学院需要与美国政府开展合作,共同解决政府面临的棘手难题。作为美国大学的麻省理工学院,其国际化人才培养同样要为美国政府服务。麻省理工学院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与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保持一致,国际化办学战略需全面服务于国家核心利益。综上所述,美国联邦政府对麻省理工学院包括国际化人才培养在内的所有办学活动提供支持和资助,麻省理工学院通过国际化人才培养服务于美国的核心利益。

 (二)社会是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资助者

 美国社会一直有资助麻省理工学院发展的传统。作为美国大学协会成员的麻省理工学院,在其发展过程中得到了美国大学协会和私人基金会的支持。2017年2月14日,美国大学协会宣布,在协会STEM教育网络中选择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在内的12所高校提供赠款资助,旨在推动STEM领域的本科教育改革。麻省理工学院的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CIS)致力于解决“决策者在政府和私人生活中面临的长期国际政策问题”的研究,尽管国际研究中心是为适应联邦政府的知识需求而建立起来的,但它在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私人基金会的资助。在国际研究中心成立之初,中央情报局是该中心的唯一“赞助人”,之后以福特基金会捐赠的800万美元作为转折点,福特基金会成为国际研究中心“最慷慨”的捐赠者。基金会与麻省理工学院在国际化人才培养层面合作的案例还有很多,例如,勒曼创意学习计划由麻省理工学院实验室和勒曼基金会合作运营,旨在促进巴西公共教育中的创意学习;麻省理工学院与俄罗斯斯科尔科沃基金会合作,在俄罗斯创办了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学院。除美国大学协会和基金会等社会组织之外,美国企业也是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支持者,麻省理工学院将国际化视为联通高等教育和企业的桥梁。麻省理工学院时任校长理查德· 麦克劳伦(Richard Maclaurin)认同“麻省理工学院直接服务于企业”的观点,即按企业要求开展国际化研究项目,向资助人开放学校图书馆,以及与企业雇主共享校友录,从而获得企业的大量资助。

 (三)学校是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践行者

 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框架体系中,除政府和社会之外,学校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核心主体。麻省理工学院通过分工明确、层次分明的各级各类校内部门和机构共同推动学校国际化活动的运行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具体而言,学校领导层面有专门负责国际活动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副教务长,其对教务长和校长负责,并指导管理国际咨询委员会和国际协调委员会。具体部门机构层面有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专业教育办公室、全球教育办公室、国际学生办公室、国际学者办公室、职业咨询与专业发展办公室等(见图1)。

 不同的部门和机构负责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职能也不尽相同: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职责是针对不同学院的国际参与,向麻省理工学院的高级管理人员传达教师的声音。国际协调委员会负责协助麻省理工学院开展相关国际活动,并加强对学校相关行政办公室和职能部门的支持。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负责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的招生和录取,包括对国际学生的入学申请和奖学金申请等提供支持和帮助。专业教育办公室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为全球的专业人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全球教育办公室帮助学生探索所有类型的全球教育计划,并指导考虑或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包括管理海外留学资源和提供全球教育项目资源。国际学生办公室为麻省理工学院拟录取和在校的国际学生提供支持,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为他们的家属提供支持,促进他们融入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学者办公室负责国际学者到访麻省理工学院的手续办理,同时为国际学者提供家庭、工作、签证和旅行等方面的资源和信息。职业咨询与专业发展办公室负责协调麻省理工学院的若干出国留学计划,还为学生如何选择国外大学提供咨询。除了以上部门,麻省理工学院支持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管理部门还包括支持学生在世界各地开展服务工作的麻省理工学院公共服务中心,以及促进国际化校园氛围、推动国际化校园建设的社区服务办公室等。

 综上所述,政府、社会、学校分别通过扮演支持者、资助者与践行者的角色,共同构成了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框架体系(见图2)。

 四、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麻省理工学院从全球教育、国际研究、服务世界、全球校园、全球合作五个方面推进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而大学的五大基本职能包括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由此可见,麻省理工学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维度与大学的基本职能维度相对应,围绕着大学的五个基本职能,麻省理工学院采取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多重实践路径,旨在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

 (一)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

 专业能力是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石,麻省理工学院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加强对国际化人才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是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工程教育为例,麻省理工学院为培养能力导向的工程人才,同瑞典林雪平大学、查尔姆理工大学、皇家工学院联合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CDIO分别代表了“C”(Conceive,构思)、“D”(Design,设计)、“I”(Implement,实施)、“O”(Operate,运行)。麻省理工学院的CDIO教育模式让工程教育的理念与实际需要相匹配,既能让学生学习学科基础知识,又能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麻省理工学院的《CDIO大纲:本科工程教育的目标声明》明确了学校工程教育的两个高层次目标:学生在掌握日益广泛的工程技术的同时,还要发展个人的、人际的、系统建设的才能。由此来看,麻省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从基于学科知识的培养转向基于能力尤其是创造力的培养,这种基于创造力的培养具体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二是整合培养课程,实现通专融合,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麻省理工学院对学生的课程进行整合和重组,即在传统学科之外,协调发展自然科学课程和人文社科课程。理工科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必须选修一定学分的社会科学、艺术、人文等课程,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具体而言,麻省理工学院设立了60余个跨学科的教育中心,不同学院之间合作开设跨学科课程,从而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开设多元语言课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麻省理工学院高度重视课程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为了培养跨文化交流的国际化人才,麻省理工学院在校内开设多元语言的跨文化课程。麻省理工学院全球语言总监邓津华(Emma J. Teng)指出:“语言和文化学习是通往国际经验的门户,是培养跨文化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这种跨文化理解对于应对全球技术不断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道德影响至关重要。”麻省理工学院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下属的全球语言学院(MIT Global Languages)负责多元语言国际化课程的开设。全球语言学院的核心使命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化和跨文化交流的教育,旨在促进学生实现自身的学术目标与职业目标。全球语言学院多元语言的跨文化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为多元化的全球化世界和多语言的生活工作环境做好准备。全球语言学院提供了大量国际语言、历史、文化、文学等领域的课程。截至目前,全球语言学院提供超过10种世界语言和文化的跨文化课程,这些课程类别包括非洲研究、中国研究、英语语言研究、法语和法语居民研究、德国研究、日本研究、韩国研究、葡萄牙研究、俄罗斯研究、西班牙研究、国际文学与文化研究等。通过这些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在全球语言学院的国际化课程中,有的课程专注于语言教学,如“英语语言研究”,包括听力、口语和写作等;有的课程在兼顾语言教学的同时,还负责传授语言所属国的文化,如“发现中国文化和社会”;有的课程专注于国际文学和全球文化,如“国际文学与文化研究”。正如邓津华所说:“麻省理工学院的目标是成为21世纪的语言中心,为跨文化的交流、合作、研究和‘全球课堂’提供空间。”

 (三)开展国际化的科学研究,促进国际化知识的生产

 麻省理工学院开展的国际化研究主要包括以国别和区域、国际事务为核心的国际化研究,以及专业院系的国际化研究。

 第一类是以国别和区域、国际事务为核心的国际化研究。这类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属麻省理工学院的国际研究中心进行的研究。1951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国际研究中心成立,它的成立是美国和苏联之间冷战的直接结果。麻省理工学院的国际研究中心利用政府所提供的资金帮助决策者更好地应对国际事件,同时推动麻省理工学院社会科学的发展,支持和促进麻省理工学院的国际化研究与国际教育。国际研究中心开展的研究有助于创造性地解决全球问题,还有助于培养未来全球公民。除此之外,国际研究中心所进行的研究可为公众、政府决策者、国际组织和麻省理工学院师生提供信息参考。该中心主要由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和城市研究系的师生及来自世界各地的访问学者组成,致力于推进学生、教职员工和访问学者的多样性、包容性、公平性和幸福感。在“安全研究”领域,国际研究中心一直是美国有关军备控制、国防以及国际安全问题的研究与教育计划的策源地,其首要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安全战略分析师,让学生通过开展国际事务研究为公共政策提供参考信息。在“科学和技术”领域,国际研究中心致力于在国际问题研究中增加科学和技术的视角,努力实现社会科学问题与自然科学、工程学问题的结合,从而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架起桥梁。

 第二类是专业院系的国际化研究。麻省理工学院的所有院系和学科均有国际化的研究,除了上述专门以国别和区域、国际事务为研究重心的研究机构外,麻省理工学院的专业院系同样有国际化研究,真正做到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国际化视野的研究相结合。这些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研究既涉及理工农医类学院的学科,也涉及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学院的学科。在理工农医类学科中,有农业领域的“卢旺达的农业技术采用研究”,土木与环境工程领域的“印度黑液废水处理研究”,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澳大利亚的自动水下航行器研究”等;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类学科中,有历史学领域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原住民研究”,艺术学领域的“阿迦汗伊斯兰建筑研究”,经济学领域的“贷款对赞比亚小农户的影响研究”,政治学领域的“中非共和国的政治秩序与战争研究”等。这些研究与学科专业知识相结合,并以国外某个国家或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国外的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开展国际化研究。

 (四)将服务社会延伸到全球,提升国际化人才的全球影响力

 麻省理工学院将成为全球性大学作为发展使命,为实现“服务世界”的办学理念,麻省理工学院将服务社会的触角从国内延伸到全球,通过鼓励与支持学生、教师到全球各地开展各项社会服务工作,扩大麻省理工学院在全球各地的参与度,从而提升学校国际化人才在全球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在学生层面,麻省理工学院一是鼓励与支持学生在海外提供教学服务。MISTI以“全球教学实验室”(Global Teaching Labs,GTL)为平台为学生提供在国外授课的机会,即在国外高中和大学分享麻省理工学院独特的科学和工程教育方法,提供教学服务的同时增强麻省理工学院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二是支持学生在海外提供科技和信息服务。麻省理工学院支持“设计实验室”(Design Laboratory,D-Lab)、 阿卜杜勒·拉蒂夫·贾米尔贫困行动实验室 (J-PAL)和塔塔技术与设计中心的学生努力推动消除全球贫困,并为全球资源受限地区所面临的挑战制定解决方案。麻省理工学院的公共服务中心支持学生在世界各地的科技信息服务项目。三是在全球各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创业服务。MISTI的国际实习计划为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世界级体验,学生在学校的全额资助下,可以在全球顶尖的公司和实验室获得工作实践经验。截至目前,MISTI在全球超过25个国家和地区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自2000年以来,MISTI通过“全球创业实验室”(Global Startup Labs,GSL)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向数千名学生传授创业相关的理论实践课程,这些课程提升了学生对企业家精神的兴趣,让学生初步具备了自主创业的能力,掌握了创业的相关理念。通过在全球各地提供实习和创业服务,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在拓宽国际视野、增进实践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同时,也为全球各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教师层面,麻省理工学院为教师提供到海外开展国际项目合作的机会。以“全球种子基金计划”(Global Seed Funds program)为例,MISTI 通过该计划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师提供赠款资助,以支持他们与全球同行开展国际项目合作。截至2021年,大约有 1/4 的麻省理工学院教师通过 MISTI 申请到“全球种子基金计划”450多项资助。“全球种子基金计划”中的基金既包括面向任何国家研究项目的普通基金,如全球种子基金普通基金,也包括针对特定国家项目的基金,如麻省理工学院比利时种子基金等。

 (五)营造国际化的校园氛围,重视对多元包容、世界情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化的校园氛围,一方面体现在学生和教师来源的国际化,这种国际化丰富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多样性。截至2022年,麻省理工学院有超过2万名教职员工和学生来自国外。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国际学生和学者到麻省理工学院进行短期访问。据统计,麻省理工学院有超过10%的本科生、42%的研究生、65%的博士后、43%的教师来自国外。另一方面还体现在校内的国际化学生活动协会、国际化运动倡议和国际化宿舍等方面。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化的校园氛围得益于对多元包容、世界情怀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国际化的学生活动协会成为麻省理工学院不同学生加强沟通与交流的平台。麻省理工学院有着大量国际化的学生活动协会,这些协会以国别和区域性质为主,如新加坡学生协会和非洲学生协会等。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国际学生将学生活动协会作为交流的平台,该平台既让相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加深了解,传播本国和本民族文化,也让不同的文化形成碰撞,在文化交流中加深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国际化的学生活动协会让麻省理工学院成为多元文化交融汇通的国际化“熔炉”,极大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化氛围。除了国别和区域性质的学生活动协会之外,麻省理工学院还有面向全球,以解决全球挑战为宗旨的学生活动协会,如“全球贫困倡议”组织,通过与学校进行合作和联系,共同抗击全球贫困。这些具有全球视野的学生活动协会一定程度上是麻省理工学院价值理念中培养全球领导者、推动人类进步的体现。除了国际化的学生活动协会之外,麻省理工学院还有国际化的运动倡议和学术计划,这些运动倡议和学术计划有助于学生践行全球使命,解决全球难题。例如,麻省理工学院“更美好世界”运动的宗旨是通过麻省理工学院师生的远见和才华迎接人类迫切的全球挑战;“第一代计划”致力于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第一代大学生、教职员工、校友之间建立社区意识,提高他们对其独特经历的认识。

 麻省理工学院通过“文化宿舍”的形式将对某一国家语言和文化感兴趣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为对德国、法国、西班牙语言和文化感兴趣的本科生,提供了三个文化宿舍,分别是“德国之家”(German House)、“法国之家(La Maison Française)“西班牙之家”(La Casa),文化宿舍提供的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德国、法国、西班牙的语言和文化的兴趣。除此之外,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如果对参与全球服务项目感兴趣,还可以选择入住“国际发展之家”(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House,iHouse)。国际发展之家的学生背景不同,兴趣也不同,这些学生致力于通过社会正义、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发展创造更美好的世界。国际发展之家通过举办有关国际发展的研讨会、晚餐讲座,以及充分利用麻省理工学院的各种资源更好地为全球服务。

 通过让世界走向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确保了校园内的每个计划、倡议、项目或者合作都具有鲜明的全球视野,这些都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化校园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包容、世界情怀的校园文化让麻省理工学院有着浓厚的国际化校园氛围,而国际化的校园氛围和国际化人才培养互相促进,国际化的校园氛围有助于培养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的互相交流对国际化校园氛围的营造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将全球作为课堂与实验室,推动学生与教师的国际交流合作

 为了将学生培养成未来的全球领导者,麻省理工学院非常重视对学生国际经验与国际能力的塑造和培养。志在成为全球性大学的麻省理工学院,将全球作为学生与教师的课堂、实验室,鼓励学生和教师走出国门,与全球各地的合作机构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从而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查尔斯·维斯特在其就职演说《MIT:塑造未来》中指出:“所有MIT招收的学生必须能够参与到我们的教育和研究项目,而不必顾及他们的国籍。”据统计,超过50%的麻省理工学院学生在毕业之前都有过国际经验。麻省理工学院为学生提供海外留学、海外研究等项目以增进学生的国际经验。一是海外留学。MISTI为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提供在海外大学短期留学的机会,学生在留学结束后会获得相应的转移学分。二是海外研究。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生可以申请国际研究计划到国外开展研究,仅2010—2011学年,参加国际研究计划的学生就在18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全球研究。此外,麻省理工学院通过支持教师的海外教学与研究丰富教师的国际经验。MISTI 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师提供了与国际伙伴开展合作的机会,帮助教师建立跨文化联系,推进教师的国际研究、培养教师的全球思维。麻省理工学院在全球各地的办事处与中心也为丰富教师的国际经验提供支持。例如,麻省理工学院斯隆拉丁美洲办事处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师提供研究、教学和知识共享的机会;麻省理工学院香港创新中心通过将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领域与香港的学术创新生态相联系,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师提供教学和研究的机会。

 五、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启示

 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历史算不上悠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70余年,其国际化人才培养取得了迅猛发展,并为其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扎实基础,其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值得学习借鉴。

 (一)把握国际化人才培养国家使命与世界担当的张力

 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进程中,麻省理工学院旗帜鲜明地将服务国家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首要宗旨,并将自身定位为“美国的大学”,但麻省理工学院并未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视野局限于国内,而是鼓励和支持学生与教师到世界各地,以人类面临的难题与挑战为研究对象,从而让学生成为具有人类使命与世界担当的国际化人才,推动麻省理工学院成为全球性大学。尽管国家使命与世界担当间往往存在着张力,但麻省理工学院较好地找到了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一定程度上来说麻省理工学院培养具有世界担当的国际化人才的根本目的也是为美国的国家使命和国家利益服务,因此国家使命与世界担当并不冲突。面对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也应将培养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国际化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宗旨,不能迷失在西方国家鼓吹的历史虚无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之中。同时,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就不能故步自封,要勇于向世界敞开怀抱,践行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拓宽全球合作空间,把握好国际化人才培养国家使命与世界担当的张力,通过培养具有人类使命与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为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力量。

 (二)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统一

 麻省理工学院将“手脑并用”的校训贯穿于国际化人才培养之中,不管学生是在校内,还是前往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麻省理工学院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中,麻省理工学院将专业能力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其全球素养和国际视野。总的来说,麻省理工学院在兼顾学生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国际化人才。当前,中国的一流研究型大学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未能将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并融入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导致培养出的国际化人才不具有足够强的全球竞争力,或欠缺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或欠缺全球视野与国际化素养,无法适应日益激烈的全球人才竞争,无法满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家对全球胜任力人才的需求。因此,中国的一流研究型大学应将国际化的思想、理念、精神与使命融入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之中,加强学生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国际化制度建设,应在帮助学生增强专业能力与熟练实践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获得国际化思维,具备国际化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应对世界各种难题的全球胜任力,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较强,国际化视野开阔的国际化人才。

 (三)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全球战略与行动方案的制定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的影响下,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地理范围早已不限于校园之内,而是将全球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作为学生的课堂和教师的实验室,即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到全球各地开展实习与交流,教师可以到全球各地开展研究,将各国面临的难题作为研究的对象。麻省理工学院为了开展以上具有全球性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活动,已经制定了全球战略与行动方案,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全球战略》,为了践行这一战略,麻省理工学院还在校内设立了诸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计划和倡议,如“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科学与技术计划”(MISTI)与“国际研究机会计划”(IROP)等。目前,在中国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之中,仅有少数大学制定了全球战略,大多数的一流研究型大学并未制定全球战略,也未能从全球视角培养国际化人才,在海外设立研究中心与办事处的中国一流研究型大学屈指可数。鉴于此,中国一流研究型大学应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全球战略与行动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拓展优质办学资源,推进全球战略的海外布局,尤其要加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国际布局,提升中国一流研究型大学在全球的影响力,构建高质量的全球性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四)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立体维度与多重要素的协同

 麻省理工学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整体性,未将国际化人才培养作为某学院、某专业或某机构的专属职责,也未将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大学的基本职能割裂开来。麻省理工学院通过纵向层面与政府、社会和不同层级学校机构的合作展现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立体维度,通过横向层面在校内与海外的全球布局,以及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校园文化等方面融入国际化特征展现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多重要素。总的来说,麻省理工学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实现了立体维度与多重要素的协同。当前,我国政府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发展战略,缺乏定位清晰、内容明确的顶层设计和规划,我国尚未出台与国际教育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直接密切相关的法律,更多的是以规划、办法、条例、意见、通知等形式出现,稳定性和威慑力不足,且不具有系统性,负责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国家教育机构也相对较少且单一,政府对国际化人才在教育外交层面和国家软实力竞争层面的价值重视程度还不够。目前,为我国一流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支持的社会组织还相对较少,社会力量参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巨大优势没有被充分激活。此外,与麻省理工学院相比,我国一流大学内部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机构和部门较为单一,或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行政部门局限于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少数部门,或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使命局限于外国语学院等少数学院与国际关系学等少数专业。鉴于此,我国一方面需要在政府和社会层面加以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国际化人才培养相关的法律与战略;同时鼓励社会组织和机构参与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建立健全政府、社会、高校协同合作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另一方面,高校内部应将“全面国际化”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实现全部门、全要素的国际化,通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全方位的国际化,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

 五、结 语

 由于国情的巨大差异,中国的历史、文化、制度等和美国不同,因而,在借鉴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经验的过程中,应避免将国际化等同于美国化,避免照搬照抄麻省理工学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经验,应立足于中国的话语体系建设我国一流研究型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范式。哈佛大学时任校长查尔斯·艾略特(Charles Eliot)指出:“美国的大学至今仍未从自己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它必须由种子长成,而不能从英国、法国或者德国移植过来。美国的大学应该根植于美国的社会和政治传统。美国的学院是独一无二的机构,美国的大学同样具有独创性。”我国的一流研究型大学同样是独一无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也应当走本土化发展之路,既要学习借鉴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更应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探寻本土化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之路。

 (作者简介:段世飞,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特聘副研究员;来源:《大学与学科》2024年第2期)



总访问量:  

   Copyright © 2017高等教育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行政楼五楼     邮编:523808     电话:0769-22862005
 粤ICP备050088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