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陈想平主任率段雄春研究员、曾华博士及部分二级学院的领导赴常熟参加了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学督导、质量评价与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培训交流会。本次会议由全国高等教育教学督导协作组主办,来自全国200多所高校的500余名教师参加会议。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教学质量评价领域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参会,通过主题演讲和专题讨论,与500多位参会教师分享、探讨了教学督导、质量评价与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方面的相关成果。
大会现场
会上,常熟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朱士中致欢迎辞。朱书记向到会嘉宾简要介绍了常熟理工学院的发展情况,指出学校自2006年开始着手构建保证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并于2009年开始实施。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对全面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与保障。督导制度是学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升本以来,学校提出了教学督导“专家化,半职业化”的构想,确立了“到位不越位,建议不决策,参与不指挥,引导不责备”的二十字工作方针,并在十多年的工作积累中,初步形成了“常规督查常态化、专项评估重点化、专题研究校本化、跟踪指导经常化”的工作特色,在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原处长、资深评估专家、同济大学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李亚东研究员作了题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教学督导的新使命、新挑战》的学术报告。李主任主要围绕教学督导的新常态、新使命与新挑战等三方面,介绍了同济大学在教育督导评估中的实践探索经验,认为同济大学在教学督导方面的探索主要存在起步早、理念新、标准明、组织全、责任清、运行畅和制度严等特征。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政策研究室主任马陆亭研究员作了题为《新时代高等学校的育人与治理》的学术报告。马主任认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进入新时代,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历程作了简要梳理;提出目前高校在育人中尚存在育人实践与理论的困惑、教育概念的困惑、高等学校多样性的困惑及学科专业建设的困惑等问题,认为未来高校应该构建结构化育人模式与制度性的创新文化。
北京科技大学教学督导组原组长、教育部资深评估专家罗圣国教授作了题为《高等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北京科技大学教学督导工作的改革与创新》的学术报告。罗教授从教育教学督导工作的定位、工作内容、原则、制度与工作方法、督导员的选聘等方面介绍了对教育教学督导工作的认识;并对北京科技大学督导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地阐述,为其他高校教育教学督导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
陈想平主任与参会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