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0日-12月2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与教育创新高端论坛暨广东教育学会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华南师范大学成功举行。来自粤港澳三地120多位专家与学者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与教育创新”主题展开交流研讨,我校高教所刘盾博士参加了此次大会。
12月1日上午,广东教育学会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举行。广东教育学会副会长张路、广东教育学会副会长姚训琪、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卢晓中,以及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各大中小学及相关教研机构共7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推选出专委会理事会,投票选举产生常务理事会,卢晓中教授当选为理事长,李海东、姚训琪等12人当选为副理事长,余晖担任专委会秘书长。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与创新高端论坛上,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文科资深教授、教育研究院院长谢维和教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协同发展进行了系统且深刻的阐述。他认为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地域、资源、文化、亲缘和参考的优势上,突出表现在“一区多制”,即三种不同类型和特点的教育机制体制,为优质的教育提供非常有利的条件,进而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发言指出,学生的发展关乎大湾区的未来,大湾区教育未来发展的取向依然是均衡与质量,而教室文化则是促进教育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是学生发展知识物质文化的基础,教室文化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权的多少,影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院长汤贞敏从思路、原则、目标、法制、政策、机制保障等维度对湾区的教育发展提出宏观和远大的图景。香港高等教育评议会秘书长周文港认为粤港澳高校要为大湾区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增加学术及应用性人才提供智力支持,为此重点发展STEAM教育、借鉴北欧科研创新成果,带动大湾区的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卢晓中教授对本届论坛进行了总结,他指出要寻求湾区发展与教育创新的逻辑起点,即通过协同来把粤港澳三地建设为发展的共同体,要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个途径,微观和宏观两个维度推动湾区教育协同发展。加强制度与机制等顶层设计层面创新将是当前湾区教育协同发展与创新的必要前提和有效保障。同时呼吁要加强协同发展过程中的各项目合作深度与广度,共同推动世界一流湾区和世界城市群的建设与发展。
本次论坛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州市教育治理现代化高等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教师教育合作研究中心主办。论坛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专家学者交流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我校高教所刘盾博士参加会议,参与投票表决,并与参会代表作了深入交流。